他已經徹底化道了,大片大片光斑從他的身上脫落下來,然後飛上了天去,彙聚到了天道之中。
蜀山的一眾劍修不由大驚,紛紛出來觀看,便看到猿公沖天而去,化而為道。
待悟道出了劍崖,正好是青萍道人過來,兩人逢上,青萍道人便問道:“悟道道友,猿公他這是怎麼回事?”
悟道嘆了口氣,道:“猿公道友領悟劍道,走火入魔,已經化歸於道了。”
“化道?”
青萍道人微微一怔,還有些反應不過來,半晌後,才不由捶胸頓足,唏噓道:“猿公乃我輩劍者中的圭臬,他一化道,劍道之中又少了一位天縱之才。噫矣,可悲可嘆也!”
悟道便勸道:“道友不必難過,猿公一生痴於劍道,視劍如命,在外人看來,痴兒都沒有好結果,但是卻不知道,他們其實是樂在其中的。猿公化道,也實乃他的命數,不過他化道而去,卻無半點悲傷,實在是讓我自嘆弗如也!這般灑脫之人,生平倒還是第一次見到。”
樂在其中,圖我自在。都道痴兒痴,卻不曉得這便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道。
悟道覺得自己的性格也夠灑脫的了,但是對比猿公,卻還是差了許多,猿公化道時沒有半點懊喪,反而還十分高興,覺得朝聞道,夕可死,便足矣!他這一生,在化道的那一刻已經到了巔峰,對於猿公這麼一個痴於劍道的人來說,死在巔峰,便是永恆,或者根本就不能說是死,他這種對於劍道的痴迷,現在已經與天地同在了,會督促無數後輩劍修努力追趕他的背影。
青萍道人聽後,不由略微點頭,說道:“適才元始天尊下了法旨,玉虛宮開講大道,不知道你去不去?”
悟道搖頭道:“我不去了,道友自去就是!我還有要事要辦,卻耽擱不得。”
青萍道人便道:“好吧,聖人講道是難得一見的,可以說是一種大機緣了,錯過實在可惜,道友自便就是,我且去了!”
悟道頷首道:“請!”
青萍道人禦劍乘風,上了南天門,直奔玉清天聽元始天尊講道去了。
齊天道人已經在玉清天聽元始天尊講道了,他再去,也只不過是畫蛇添足而已。
悟道心中暗想:“這猿公倒是灑脫得很,我卻做不到他這般灑脫了,還得為了身前身後事忙碌,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跳出那陰影來!這一世,接觸到的秘密實在是太多了,那吞龍碑一眼看穿我的來歷,棺材中人也不覺得驚奇,那棺材裡到底又是些什麼人?”
他現在總共已經見過了三口黑棺,得到了四座吞龍碑,這吞龍碑上的符文也無法研究透徹,以他的法力,還不足夠支援推算這麼多的夏朝龍印,如果強行去做,恐怕也如猿公一樣會化道而去了。
悟道心道:“便回花果山去看看幾位哥哥現今如何,順便多加修煉,早日突破到大羅金仙第三重。”
三位一體實在是太過方便了,不過就是需要的真炁也太龐大了點。
悟空在五行山下研讀須菩提祖師的道理,悟道則是積累真炁沖擊更高的境界,齊天道人則修煉神通法術增強實戰能力。三人同時修煉,雖然真炁消耗得太大,但卻是一般人比不得的機緣。
悟道在蜀山又停留一日,翌日一早,便去尋到徐海、徐清兩人,高明去意。
兩人挽留再三,見悟道去意已決,便報給一名長老,蜀山一眾長老便來送行,臨走,給了他一些藥材和丹丸,悟道也不客氣,一一笑納了。
“貧道此一去,也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跟諸位道友再見面了!若是有事,諸位道友只管發玉符來說。”悟道笑道。
“道友走好!”蜀山的長老們拱了拱手,說道。
這次蜀山能過此劫,全賴請來的諸位道友出力,對於他們,自然是無比感激。
悟道說一聲:“我去也!”
言訖,只見他騰雲駕霧而去,剎那間,便已沒了蹤影。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ps:感冒還沒好,但總算舒服多了,謝謝各位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