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周便稽首道:“貧道乃是南華老仙。”
齊天道人便道:“我看老仙法力高強,那張角卻道術平平,想必那《太平要術》老仙還有藏私吧?”
莊周心中暗道:“這道人倒是好生機敏。”便撫著胡須笑道:“道友所說不錯,這張角畢竟乃是有天命在身之人,當順天而為,若是傳授太多,恐怕有幹天數了,於是貧道便將完整的《太平要術》拆分開來,傳了其中一些而已。”
齊天道人不由點頭,道:“看來道友法力不低,竟能算出來這張角乃是順應天數之人!而今大漢王朝行將分崩離析,不知道友有什麼看法?”
莊周看齊天道人頗有風度,便也不吝多說兩句,道:“自百年前,靈寶天尊於南海祭誅仙四劍,不知與何人鬥法,卻將那洛陽龍氣斷絕了,如若不然,漢王朝怕也不會這般快便衰弱下來了。我看道友似乎故意來找這張角,不知是不是也想點化他,傳授兩手道術?”
順天而行,可積累一些功德,所以很多仙道中人都會這麼做,而逆天而行的,只有少數成功,大多數都化為了灰灰,應了劫數。
齊天道人笑道:“正有此意,不料老仙搶先貧道一步,卻也只能另尋一人,積一下功德了。”
天下當有劉備、孫權、曹操三人順天而生,身聚氣運,幫助他們問鼎中原,也是會積下功德的,只不過仙道中人不可插手人道興替,幫助歸幫助,但要是你一個神通滅了人家大軍,或是殺了對方的重要將領,恐怕也會遭天道清算了。
齊天道人也不知道佛家和道家會扶持哪一方,可能現在曹操、劉備、孫權幾人的氣運還不顯露,蓋因漢王朝而今氣運紛亂,人人都有機會問鼎霸主之位,到得塵埃將落之時,人道氣運才會加持上去。
並非說氣運強大者就一定能問鼎,例如,項羽乃帝嚳後人,氣運強大,卻被劉邦戰敗。
氣運並非是特定的東西,是可以搶奪的,所以佛道才會鬥得如此激烈,也是想奪取對方氣運。
氣運關乎興衰和發展,是不可或缺的東西,一個門派若氣運盡絕,那也到了滅亡的時候了。
人道帝皇是最容易決定氣運的存在,漢武帝一句話,就讓百家氣運損耗殆盡,使得儒家氣運如日中天起來。此漢武帝真乃千古罪人也,抹殺百家氣運,使得東土文明變得單一化,若是百花齊放,那佛教想入東土,怕是要困難了千倍萬倍。
莊周便道:“我聞涿縣有一人名為劉備,乃是中山晉王劉勝後輩,漢景帝閣下玄孫,此人積聚氣運在身,也是順天而生者,道友或可助之。”
齊天道人頷首答道:“多謝老仙指點,貧道自當去一晤那劉備。”心中不禁暗想:“這南華老仙什麼來頭,竟然已經知道了劉備是有氣運之人,看這南華老仙行事風格,似乎道家,但我看此人卻極為面生,也不曉得是哪門哪派的!”
莊周又道:“若是道友覺得劉備並不滿意,還可去東邊吳郡尋一人,此人名為孫堅,也有氣運在身。”
東吳氣運先是彙於孫堅之身,而後才是孫策,這兩人一死,才徹底彙聚到了孫權的身上來。
齊天道人不由暗暗皺眉,心道:“莫非道門要扶持的乃是劉備與孫權兩人?若是扶持曹操,那才最好……莫非是曹操被人捷足先登了?”於是便道:“我也看到過幾個有氣運之人,有一人名為袁紹,我看此人便不錯,身上氣運頗大,還有一人名為曹操,也積少許氣運。”
莊周道:“道友莫非是想入那佛門不成?”
齊天道人驚道:“莫非那幾人已有佛門扶持?”
莊周只是淡然點頭。
齊天道人心道:“佛門倒是動作好快!我本想扶持曹操來壞佛門氣運的,卻不料他們先一步找到了曹操,這假如來,眼光倒是很準!”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ps:有人說張角身份“落第秀才”有問題,因為科舉制是隋唐開始的。雖然早在漢朝就有秀才一說了,不過“落第、不第”一說,卻是科舉制後開始的。
我之所以這麼寫,是因為《三國演義》原書中說張角是“不第秀才”,我想我沒有記錯,不信的可以去看看,並非貧道胡扯。
這是演義小說的一個慣例,或者說通病,比如《封神演義》書中人物張口閉口有詩為證雲雲,《封神演義》背景發生在商周,那時候有人能作詩嗎,連《詩經》都沒出來吧?一些後世才出現的成語,在書中也有用到吧?
不過,真正說起來,文中用“不第”、“落第”都是合適的,雖然那時候是推舉孝廉的察舉制,但“落第”和“不第”的意思翻譯過來都可以是沒有考中和落榜、落選的意思。就像一個朋友提出我用“自毀長城”這個詞,這個詞是出於南北朝時候的典故,載於唐時李延壽編著的《南史》之中,之前我記錯說成是宋朝的了。而“及第”也是一個道理,結合歷史來看,這個“不第”、“落第”諸位看官都可以當成落選、落榜的意思,不必較真,畢竟這類寫法已經是傳統了,如果後世成語和文辭都不讓用,那這小說也寫不起來了。
類似問題會多做解釋,歡迎各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