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等著朝廷的回饋
李滿多需要的並不是單純的錢捧到太子跟前,她需要的是為了李家跟厲家兩個家族博一個名聲,將李家和厲家這樣上不得臺面的人放上臺面,博名聲最好的方式她利用的不過是愛國與慈善,於是李滿多他哥給拐走的一群紈絝子弟,開啟這個大門,她就要靠這些豪門富戶了。
那些被李繼業帶著去打仗的紈絝子弟們,家裡對於這一行為是有喜有憂,有憤懣與擔心,有希望這些孩子好好的去磨礪一下的,有希望他們就這樣死在外邊的,有擔憂他們吃的好嗎睡得著嗎,如此等等,她便在這樣的情況下,遊走在了這些高門大戶之間。
李滿多對著這些人道,孩子上戰場了,是多麼的榮耀的事情,自請禦敵是多麼難能可貴的精神,轉而又說著長輩的焦心處,戰場上刀劍無眼,性命攸關,整日風餐露宿,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可是這樣為國為民的壯舉,不因為困難而後退,他們如今在戰場上,也需要我們的支援。
我們這些俗人,上陣殺敵是沒有辦法了,可是也並不代表不能做什麼,比如給他們寫信鼓勵,但凡衣物食品藥物的若是能送一點出去,在後勤保障為他們提供方便,也就盡心了,也可能你送出去的肉有一塊就落盡他們的碗裡呢。
這為朝廷為國家出力的壯舉也是值得名流史冊的,即使不是為了名流史冊,為了積德也是一件善事,國家安定了,朝廷安定了,我們的日子,就會好起來,如今的國泰民安,可不就是因為陛下英明,如果換成江州王這等奸臣,如今的好日子肯定就不行了,要是他打過來了,心裡不高興了,天天這打打,那打打的,大家也吃不消了,現在還只是自願去戰場,博一個美名,要是江州王是個暴力分子,指不定就強迫徵兵,到時候大家都不好過。
所以呀,如今要擰成一股繩,堅決抵制江州王這樣的暴力分子,捐款捐物,將他抵制在那邊,把這等混蛋打趴下,讓他不敢生事兒。大家都是有權有勢力的人,也不缺這幾塊銀子,為了孩子,絕對不能拖後腿。
因為一時間多數去參戰的紈絝之子的家屬,到是捐贈出不少米糧銀錢藥材。
李滿多又拆了井,從井水中掏出十具棺材,淤泥雜草腐蝕,已經沒有當初的面目,棺材的質量不好,像是從哪兒拆下來的板子,經不住水草的腐蝕,很多已經爛掉,在棺材的下方填了一層土,將這些已進入軟化的泥土清理開,下班鋪了一層金磚,金子奪目的光輝讓這個陰冷的地方生出一股子涼意,與金子混在在一起的,還有子一箱一箱的珠寶,看出來,這些設定十分雜亂,應該是處置的十分粗暴的,在從這些珠寶中還有一個私印,有明德將軍賀英的字樣。
賀英,那位末代中綻放最後一抹麗色的人物,在文死諫武死戰的歷史上留下輝煌一筆的人,前朝隨著這位戰將的隕落而滅亡,她沒有想到在這裡竟然會有這個人的東西。
可是看著這些棺材佈置,心裡又帶著巨大的震撼,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了?
當年皇帝逃走,鎮守的明德將軍守國無望,於是將所有的財寶連同自己心愛的夫人一起埋葬在這口井中又或者是等著戰勝歸來的將軍夫人謀劃,躲在這口井等待勝利,可是卻什麼都沒有等到,又或者是絕望的家人,要給自己一最後一個體面……
真相如何已經不重要,她到是寧願相信這位是抱著愛慕的心,在這個即將覆滅的王朝跟前,帶著最後一點希望,等待著丈夫的歸來,她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帶著精緻的風冠,戴上最漂亮的首飾,將自己最摯愛的一塊玉佩放在胸前,如果他不會來了,自己也就躺在這裡,結束自己的一生。
這裡真的是一個安眠的場所,如果沒有小十九掉下去,就不會被她發現,不過這或許,又是另外一種因緣。
李滿多以託夢的形式將此時上報,將這些錢財連同厲家的捐贈的財物一起上交做軍,並為井中之人請旨歸葬。賀英在城郊有墳墓,不知道是真墳還是衣冠冢。不過有點小,有點破,李滿多有出錢修整一翻。
李滿多請仵作驗過,年代久遠,並不能驗是否中毒,可是看得出這些人身上並無刀劍傷口,可是李滿多心中卻更加難過,這要麼是毒死窒息甚至還有可能是餓死,隱約看得出,這些都是一些女子。一群女子,在那麼狹小的井下,李滿多想想都覺得是難過。
戰爭的殘忍讓人覺得心酸,不管是富貴貧窮,在這樣的毫無章法,勝者為王的情況下,所有的道德禮儀約束都變得不值一提,人想畜生一樣被踐踏!
李滿多用了最好蜀錦請了繡娘繡了一件新嫁衣,替將軍夫人裝裹,李滿多覺得這位夫人,活著的時候一定是一個嬌氣又愛美的人,她的那頂金冠不知道結婚成禮還是過後打造,彰顯的都是極致的富貴,可是即使如此,最終?都化成了煙塵。
李滿多並沒有去開賀英的棺,只在旁邊起了墓。剩下的人也一起重新裝裹,備了新棺木陪葬了旁邊墓地,又令人好好看管。
問李滿多怕不怕沾染了賀英被當成前朝餘孽給抓起來。試問哪個前朝欲孽將這名多財務捐贈出來?腦殘嗎?所以,李滿多也是衡量過後才給予上報的。
她能做的事情就是等著朝廷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