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派屹立於蜀山之上,已不知傳承了多少年。
自七國之亂開始之前,蜀山派便存在於世。其時天下動盪,江湖風起雲湧,各大門派之間明爭暗鬥。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各大門派便尋找強大的諸侯,以此來發展自己的門派。
而當時諸侯逐鹿中原,為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各諸侯國也極力拉攏天下名門大派,以求在常年的戰爭中增強自己的實力,削弱對手的實力。
而就在這一片紛爭與諸侯爭霸的時代,一個名為蜀山派的門派於亂世之中崛起,門內弟子十數萬人,門內高手更是數不勝數。其勢力擴張之快,令人難以想象。
七國之亂中期,蜀山派在當時秦國國君秦穆公的極力扶持之下,終於進入了時代的中心,與當時的其餘八大門派合併稱為“正道九門”。
蜀山派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周。
東周前期,蜀山第一任掌門與其餘八大門派掌門人於華山論劍,九方勢力的掌門人各顯其能,為爭那天下第一高手的名頭。
那一戰,蜀山第一任掌門技壓群雄,與當世幾位大宗師分庭相抗,震驚天下!
此後,天下便承認了蜀山這後起之秀,蜀山派從而奠定了在江湖上的地位。
與其餘八大門派相比,蜀山派雖說開宗立派的時間較短,但是其底蘊依舊不可小覷。
前有天下第一的蜀山開派祖師,後有各任蜀山派掌門人勵精圖治,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蜀山派的地位愈加穩固。
如今的掌門人張六公,是蜀山第一百七十二任掌門,一手蜀山劍法使的是出神入化,他本人更是當世為數不多的大宗師之一,在江湖上頗負盛名。
蜀山上著名的景物頗多,但令世人熟知的景物,可不多。
天下聞名的,有蜀山祖祠,天劍峰,劍林這三大奇景。
其中,最受人歡迎,也是最有看頭的一處奇景,便是蜀山劍林!
劍林方圓十數里,是一片龐大的竹林。其中,竹林的一些特定區域,會留下一些古老石碑,石碑上劍痕縱橫,一道道劍意保留在石碑之中,恆古長存。
劍林中的竹子並不是傳統上的青綠色,而是底部呈暗紫色,中間幾節為淡綠色的竹子。
竹林成片,看上去甚是養眼。
站在劍林外,蘇雲笙和子瞻長吸一口氣,兩人相視一眼,看到彼此眼中的讚歎。
微眯著雙眼,蘇雲笙喃喃道∶“這便是劍林麼?果真是不負盛名,令人心神震撼啊……”
此前他便知道,蜀山有一處奇地名為劍林。不過這劍林之中有些什麼,他卻是不甚瞭解。
如今親眼見到這所謂的劍林,倒與自己想象中的略有不同。
劍林劍林,聽起名字,像是由數千乃至數萬柄劍所構成。可是面前的分明是竹林,而劍林這個名字如何而來,蘇雲笙和子瞻心中也很是不解。
“此處之所以叫劍林,是因為林中,有我蜀山各個時代劍道宗師留存的劍意。”
“林中有劍意,因此稱之為劍林。”
“雲笙兄,子瞻兄。”
陸元鳳看蘇雲笙和子瞻二人面帶疑惑,也不驚訝,便笑道∶“蜀山劍林,乃是由一片巨大的竹林所構成。”
“說起這劍林的由來,這便不得不說起我們蜀山的開派祖師∶張天師了。”
一同走入劍林,陸元鳳笑吟吟道∶“張祖師創立蜀山派第九年,於仙劍峰開闢劍林,並親手打造了蜀山的第一塊劍碑,在上面留下了自己的劍意。”
“這劍碑不知用何材料製作而成,彷彿專門為劍意而生。若是有人在上面留下了劍意,那麼此劍意萬古不變,碑在,則劍意在!”
看出蘇雲笙和子瞻眼中的疑惑,陸元鳳便給他們簡單說了說。
聽陸元鳳解釋了一番,蘇雲笙和子瞻這才明白這劍林,為何叫做劍林了。
“這麼神奇嗎?”
深入竹林,沿著小路一直向前。林中並無鳥獸,十分幽靜。
隨著時間的推移,蘇雲笙和子瞻心中愈發好奇,又向前走了數十步,一處空曠的地方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之中。
這是一處約為十丈長寬的空地,空地的中央,則是一塊高約八尺,寬約三尺的青色石碑。
“這,便是陸兄所說的劍碑麼?”
看到此碑的第一眼,蘇雲笙和子瞻便被這塊石碑深深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