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等賈明道宣佈完,眾人已經一片嘩然,群雄都是明眼人,雖說潘文得擲出的鐵球被那神秘老頭一擊後,並沒有落在它原先的落點處,但在此之前,鐵球在空中飛行的距離已經遠遠不止三丈三尺了,賈明道的這番話等於生生地抹殺了潘文得的成績。
坐在第二排的呂師囊首先發難,從椅子上騰地站了起來,冷冷地問道:“賈大俠,你們這麼做,未免太過份了吧,青竹幫潘文得的投擲距離怎麼看都超過了鄭天霸、戴鵬宇兩人,你們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賈明道面無表情地說道:“呂莊主,這是六位監考商量後的一致結論,也徵求了章寨主、孔幫主等人的意見,你若非有什麼不同意見?”
呂師囊冷笑不止,正待出言反駁,耳邊突然響起了方臘清晰的聲音:“呂莊主,先不要和他們爭辯,避免和四大幫會發生正面沖突,我們靜觀其變。”呂師囊明白方臘是用“傳音入密”在和自己說話,心知方臘這麼做必有深意,便沒有再繼續責問下去,極為不滿地掃視了六位監考一眼,怒氣沖沖地坐了下來。
其他心存不滿的人見大名鼎鼎的震江南呂師囊只責問了一句,就被賈明道無情地頂了回去,便也不再問了;潘文得等一幫兄弟在方臘的刻意叮囑下,也沒有出言反對,一場小風波就這樣平息了下去。
賈明道宣佈完第一關比試的結果後,孔伯璧再次來到比試場中,神采奕奕地說道:“接下來就是第二關的比試――兵法比試,這關規則很簡單,由精通兵書的千臂如來賈大俠出題,各幫各派各遣一人回答,每人回答三道題,全答對者為上,答對兩題者為中,答對一題者為下,未答對一題者為劣,不知哪個門派有膽量第一個進行這兵法比試?”
話音剛落,青竹幫席位處,一道人影倏地躍了出來,來到場地中央,氣定神閑地朝著六位監考一抱拳,朗聲道:“在下青竹幫高玉,方才我兄弟潘文得最後一個出場,被你們黑了一把;這次我第一個出場,看看還會不會被黑?”
這番話話中帶刺,矛頭直指六位監考。賈明道臉色陰沉地瞪了高玉一眼,陰惻惻地說道:“你既然來參加比試,就先不要逞口舌之利,等你答對了老夫的三道問題,你再囂張也不遲!”
孔伯璧見有人上場比試了,呵呵一笑,也沒有多廢話,轉身返回了自己的座位,不過臨下場前,向賈明道偷偷遞了一個眼色,眼中閃過一道兇光。這些都沒有逃過高玉敏銳的觀察,高玉心中冷笑道:“好你個孔伯璧,先前還以為你是個真豪傑,誰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為了一個盟主的寶座,搞出這麼多名堂來,哼!”
這邊高玉在暗暗冷笑,那邊賈明道已經開始出題了:“高玉,第一題考你的是:在歷朝歷代的軍隊中,金、鼓、鈴、旗四者各有司法,你知道是什麼嗎?”
高玉淡然回答道:“兵書《尉繚子》中有雲:‘金、鼓、鈴、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則進,重鼓則擊。金之則止,重金則退。鈴,傳令也。旗麾之左則左,麾之右則右,奇兵則反是。’賈大俠,在下回答得對否?”
賈明道一翻白眼,很是不快地說道:“高玉,這一題算你答對了。接下來是第二題,兵法中何為大軍?何為行豫?何為固陳?何為多力?何為戰參?何為戰患?何為毀折?何為戰權?”
這一連串的問題一出,絕大多數人都傻了眼,根本不知道賈明道問的是什麼東西。要知道武林中人本就少讀書,能看懂《詩經》、《論語》的就算是不錯了,更不用提看懂兵書了。此時,仙人頂上一片寂靜,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著高玉,看這位高瘦漢子如何回答這第二題。
高玉看了賈明道一眼,眼神中充滿著不屑,心中默默思考了一會,然後緩緩地說道:“賈大俠,你這題目出得夠絕的,《司馬法》中這麼偏僻的內容,你都能找出來,我高玉實在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高玉,你廢話少說,答得上來就答,答不上來就早點下去。”賈明道不耐煩道。
“誰說我答不上來的,賈大俠,你也太小看我高玉了。輕車輕徒,弓矢固禦,是謂大軍;大軍以固,多力以煩,堪物簡治,見物應卒,是謂行豫;密靜多內力,是謂固陳;因是進退,是謂多力;攻戰守、進退止、前後序、車徒因,是謂戰參;不服、不信、不和、怠、疑、厭、懾、枝、拄、詘、頓、肆、崩、緩,是渭戰患;驕傲、懾懾、吟曠、虞懼、事悔、是謂毀折;大小、堅柔、參伍、眾寡、凡兩,是謂戰權。”高玉從容不迫地回答道。
此時的賈明道震驚到了極點,良久沒有開口說話。他沒有想到,自己苦心找出來的題目,居然被這名不見經傳的高玉輕而易舉地就回答了上來,“這高玉究竟是何方人氏,居然如此精通兵書?”賈明道心中暗自納悶。
賈明道並不知道,站在他面前的這個高玉,出身軍戶之家,自幼酷愛兵法,熟讀兵書;十三歲時拜柳天涯老英雄為師後,在師傅的指點之下,開始鑽研各家兵書;在官拜睦州兵馬副都監後,更是將各家兵書中的精髓用於行兵布陣、操練兵馬之中。要論兵法,只是讀了幾部兵書的賈明道拍馬也趕不上高玉。
“賈大俠,不知我回答得對還是不對?”看到賈明道沉默不語,高玉盯著他緊緊逼問道。
賈明道極不情願地從嘴裡憋出一個字來:“對”。這話一出,仙人頂上立時響起了一片叫好聲,其中屬潘文得的聲音最響亮:“老高,加把勁,還有一題,你再答對的話,下山後我請你喝酒。”
賈明道聞聽這話,猛地一激靈,沖著高玉道:“高玉,還有最後一題,你若能答上這題,你才算是真的精通兵法。”
“還請賈大俠繼續出題。”高玉不卑不亢道。
“唐朝李荃所著的《神機制敵太白陰經》可謂包羅永珍,集各門兵家學識於一體,其中有一藥方,專治馬熱不食水草,不知高玉你可知曉其配方?”
出完題後,賈明道翹起了二郎腿,得意洋洋地看著高玉,暗自高興:“高玉啊高玉,你不是精通兵法嗎?我這道題就偏不考你兵法,考你一個治馬的藥方。你要說我出題偏門,但這藥方在《神機制敵太白陰經》上確有記載,我要說它是兵法常識之一,也不為過吧!哈哈,高玉,這最後一題,我倒要看看你如何作答?”
賈明道一副小人得志的神態盡數落在高玉眼中,高玉心頭之火騰地一下就上來了,暗暗罵道:“好你個賈明道,我叫你一聲賈大俠是看得起你,你還真以為自己是個什麼玩意啊。要不是剛下場比試前,方老大一再叮囑我不許鬧事,只許答題,我今天非好好教訓你這個龜孫子一頓不可。”
此時,賈明道看到高玉臉上的怒意,禁不住暗自竊喜,張口便道:“高玉,你的臉色怎麼變得這麼難看,剛剛躊躇滿志的神態哪裡去了?莫非這題你答不上來了?答不上來的話,早點告訴我,省得浪費大家的時間。”這話一出口,人群中立時響起了一片噓聲,有不少人對賈明道的此番行徑大為不滿。
高玉雙目圓睜,強壓住心頭的怒火,盯著賈明道,狠狠地說道:“賈明道,你以為這題能難得住我嗎?實話告訴你,老子當年在宋遼邊境養了好幾年的馬,論馴馬、養馬、醫馬之道,我用小拇指就能踩死你。”
賈明道臉色一沉,厲聲道:“高玉,你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你要有真本事的話,就把這題答上來再說!”
“賈明道,豎起你的一對狗耳聽好了,馬熱不食水草,用芒硝、鬱金,每灌七錢,入酥半兩,再用水一升攪勻灌之;刺帶脈出血亦可。”高玉幹脆利落地說道。
“你,你,你……”聽完高玉的回答,賈明道徹底驚呆了,連話都說不利索了。
這時,潘文得站了起來,扯著嗓門嚷道:“賈老頭,傻了吧,幹瞪眼了吧!”這話一出,全場頓時爆發出一陣嘲笑聲。再看賈明道的臉色,一會兒紅,一會兒白,一會兒青,尷尬到了極點。
一旁的鐵牌真人張連山見情勢不妙,忙站起身,運氣大聲說道:“各位英雄先安靜,高玉這道題只是答上而已,但答案是否正確,現在還沒有宣佈,各位先稍等片刻。”說完之後,張連山用胳膊捅了一下賈明道,示意他快點宣佈第三題的結果。
這時賈明道才回過神來,懷著極為複雜的心情看了高玉一眼,萬般無奈地點了一下頭,張連山心領神會,大聲宣佈道:“高玉這題回答對了。”人群中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為高玉的出色表現助威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