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學校的老師,詢問到她為何家長會開始,卻無人到來時。
知曉了其中緣由之後,也會心生愧疚,為自己的無知同她道歉。
這個社會上,似乎就是有這樣一個規則,弱者理應就是要得到保護和憐愛的。
特別是受到教育的成年者,更有這樣的感受。
原本的她,是不明白的,也並不理解。
初中的時候,課本上她所學習的生物,明確的寫著弱肉強食。
可這幾個字,放到人類社會之中,卻又不大相同了起來。
後來,他就明白了,人從出生時,便是弱小的,可卻是人族今後生存的希望。
於是長者會對年幼者產生憐愛,而人,最後是會變老的。
一個人日漸衰老,成為虛弱的老者之後,便會需要它人的關照,才能繼續存活。
於是受過教育的成年人,便會自覺的預設尊老愛幼這一準則,在這世上生活著。
而這些對弱者所生出的憐愛,幫助,便稱之為善良。
因為一個人無論多麼強大,也會有變得衰老虛弱的那一天。
那時候強者,就會變成弱者。
就需要它人的幫助,才能繼續存活。
於是這個社會上,就有了一種名為善良的枷鎖。
它禁錮住了強者的為所欲為。
也保護住了弱者的不能為之。
於是年幼的她,便知曉了善良,事實上就是這世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
如果一個人生性良善,常做好人好事,映入它人的眼中。
那麼這個人,便會被其它人判定為好人。
它們可以確信,這個好人會在自己虛弱時,前來幫助於它。
於是它們也願意去幫助這一個好人,因為無人可以斷定,自己就沒有弱小的一天。
於是在強大時,對於好人的付出,就如是一個儲蓄罐。
那些幫助,儲蓄在了它人的身上。
而弱小者確信,好人是一定會幫助它人的,因為自己就曾經幫助過它。
而那人,也理應會來幫助自己。
若這一個好人如的不願回報,這世上也會有疑問,譴責將其壓倒。
因為人已經以道德作為束縛,制定了好人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