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母的擔憂,張桂芬反而信心滿滿:
“爹孃,我和長柏畢竟認識了好幾年,他是什麼樣的人,她還是比較瞭解的。”
“好幾年?”英國公夫人聞言,立刻瞪了張桂芬一眼說道:“什麼時候的事兒?”
張桂芬知道自己失言,不過此刻也沒什麼好瞞的了,索性直接坦白。
“是從大哥打完西夏回京之後,跟盛家讀書的同窗在樊樓聚會,盛長柏會帶著弟弟妹妹,大哥也就帶著我去了,我們就是那時候認識的,後來我們透過書信來往······!”
隨著張桂芬的講述,英國公夫婦也印證了他們的猜測。
他們曾經在閣樓的檔案室裡,查過盛家人的檔案,卻並未查到女兒和盛長柏的這些事情。
現在他們才知道,林昊不僅幫他們遮掩,甚至還給他們當信使!
既然是林昊一手促成的,加上他們對盛長柏的調查,盛長柏這個人,倒也沒有他父親和祖父的遺風。
雖說家世差了些,但他們還真不太在意家世的問題,尤其是想到兒子的計劃,家世問題他們根本就無需考慮!
雖說捨不得寶貝女兒,但是夫婦倆也希望女兒能幸福,於是英國公說道:
“你們的婚事,我們原則上同意!”看著激動不已的女兒,英國公繼續說道:
“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是要叮囑你幾句,盛老太太的行為值得敬佩,但你千萬不要學她!”
“今後在盛家過的幸福倒也罷了,如果你過的不幸福,真過不下去了,該和離就和離不要有任何猶豫!”
“記住,英國公府和榮國公府,永遠是你堅實的後盾!”
“嗯!”張桂芬感動的抱住父母:“放心吧!女兒可不是好欺負的!”
······
雙方父母都同意,接下來便進入議親流程,於是在隨後幾個月時間,盛家完成了三書六禮!
“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
“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
“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在大宋時期,民間的六禮被簡化為四禮,省去了問名和請期,但不是不要這兩禮,而是被分別歸納在了納採和納徵裡面,實際上還是三書六禮,只是簡化合並了而已。
不過在官員勳貴這樣的高門大戶,依然堅持完整的三書六禮,因此盛長柏和張翠芬的婚禮,持續了半年時間。
而之前盛華蘭出嫁,袁家也是用了幾個月時間,完成了三書六禮,才將盛華蘭娶進門!
在一陣喧囂的祝賀聲中,盛長柏騎著高頭大馬,來到英國公府張家。
在經過一些列流程後,盛長柏將穿戴鳳冠霞帔,手持卻扇遮面的新娘子張翠芬接走!
當然,張翠芬穿的是一身綠色嫁衣,之所以穿綠色,是因為盛長柏已經入選翰林院庶吉士,入職六部的翰林院從八品典籍!
其實宋代大婚時,因此一般情況下,是男子穿紅色的婚服,而女子則是綠色的嫁衣,這就是所謂的紅男綠女。
但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雙方地位不對等,就會遵循另一個規矩,那就是:低嫁穿紅,高嫁穿綠。
但這裡的高嫁和低嫁,不是指雙方官職大小,或者錢多錢少來區別,而是階級!
比如原劇中的盛家嫡次女如蘭,出嫁時為什麼穿紅色,就是因為雙方階層不同。
盛家是官宦人家,而出身寒門的文炎敬,尚未科考登榜,因此還是個白丁,所有如蘭這就是典型的下嫁,必須穿戴紅色嫁衣,否則盛家就壞了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