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就是這樣一種生物,只要你給他一點空間,他不可能循規蹈矩的守在原地。
這不,蘇浩剛剛才解決劇組的經費困局,呂克·貝松又冒出了新的燒錢思路。
呂克·貝松繪聲繪色地描述了自己的想法:“……想象一下,這部電影會直接拔高一個檔次。不只是‘比肩好萊塢大片’,而是為好萊塢大片‘樹立標杆’!”
蘇浩面無表情地點點頭:“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所以你同意了?”
蘇浩:“你的想法我百分之百贊同。但是錢呢?”
很顯然,呂克·貝松在完善這個想法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過錢的這個因素。
他攤開手:“錢不是你要考慮的問題嗎?”
“所以我不能批准這個計劃。”
“為什麼?”呂克·貝松:“我們不是有3億美金的賬面資金盈餘嗎?我只要一億美金就夠了!”
蘇浩嘴角抽了抽,心說呂克·貝松還真是被他慣壞了。追加一億美金的預算擱好萊塢都能逼死製片人了,他居然說得這麼輕鬆。
“你冷靜一點。”蘇浩:“你有沒有考慮過續集的問題?第一部我們可以靠衍生版權、授權費收回成本,但是續集呢?給好萊塢導演無限制的資金他們每個月都可以為樹立‘新標杆’。但是電影始終是一項投資。你這麼拍會毀了這個系列的!”
呂克·貝松冷靜下來。
錢的問題他作為一個導演可能不會去考慮,但是續集的可持續性確實是他需要考量的一個因素。
第一部的標準定的太高導致後續的續集完全沒有辦法投資確實得不償失。
蘇浩:“《鋼鐵俠》《美國隊長》可以兩三年一個週期穩定的出續集,但是《阿凡達》等了十年才迎來第二部的投資。即便可以再創造一個票房紀錄也得不償失。”
呂克·貝松試圖說服自己:“光影叢林的技術一直在進步。也許這部電影上映一兩年後就會迎來新技術。到時候有限的經費就可以完成續集的拍攝。”
“這當然有可能。”蘇浩:“但是作為一個導演你真的要把希望寄託在技術人員身上嗎?”
這句話可以說戳到了呂克·貝松最敏感的地方。
就沒有哪一個導演願意跟技術人員相提並論!
“我會親自制定續集的計劃!”
“好啊。”蘇浩:“正好我前幾天剛把續集的版權買了下來。”
於是乎,呂克·貝松除了日常拍攝之外還要籌備後面第二部、第三部的計劃。
夜以繼日就是他工作狀態的生動寫照。
令人詫異的是這樣高強度的工作非但沒有讓這位年過半百的導演累趴下,反而更加精神抖擻。
蘇浩這才意識到,這應該是呂克·貝松參與制作的第一個系列電影。
也難怪他會這麼拼命。
為了這位大導演的健康著想,蘇浩為他建了一個專門的團隊負責續集計劃。
但是續集的前提是這一部電影能夠成功。
蘇浩本人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這部電影的拍攝上,只是偶爾關注一下那邊的籌備進度。
結果就是……
“我去!”蘇浩:“我記得我提到過控制成本的重要性吧?你們續集的舞臺直接搬到外星球去了,你告訴我經費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