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江帆:“聖賢的一些言論最早是被刻在竹簡上了,後來被寫到紙上,如今在網路上被人們傳播。這些傳統文化對人的影響力並不會因為載體的改變而發生改變。如果執著於載體,而不尋求技術的進步,這是非常短視的行為。”
張常亮含笑點點頭,多少有些驚訝於潘江帆這麼多年的執著。
蘇浩湊到袁雯雯耳邊說道:“咦,我怎麼覺得潘導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呢。”
袁雯雯白了蘇浩一眼,臉上表情彷彿在說:你到底是哪邊的?
就這個時候張常亮指了指蘇浩:“他們倆的觀點還跟上學時候一樣。一點都沒變。蘇浩,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我?”蘇浩:“我當然是支援雯雯的觀點啦!”
袁雯雯噗嗤一下笑出聲來。
這傢伙還真一點立場都沒有……
老爺子看出怎麼回事了。
他橫了蘇浩一眼:“認真點對待!”
蘇浩悻悻地笑了笑。
他思忖片刻,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雯雯的觀點太過執著於傳統了。”
“哦?所以你支援小潘的意見?”
潘江帆衝蘇浩擠眉弄眼,似乎在拉攏他進自己的“陣營”。
蘇浩搖搖頭:“不,我覺得潘導的觀點也太過激。文化確實可以在不同載體之間被傳承,但是伴隨著載體的變化,文化對當代的影響力其實是在悄然發生改變的。當初寫在竹簡上的孔孟之道是社會的新潮思想、核心價值。但現在在網路上,雖然也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傳統道德觀,但是影響力卻大不如前。”
“哦,有點意思。”張常亮笑道:“我教過的每一屆學生都會為了這個話題站邊爭得面紅耳赤。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持中間立場呢。”
蘇浩齜了齜嘴露出一口大白牙:“老爺子你的學生都沒經歷過社會,觀點當然會偏激。我都這麼大人了,怎麼會那麼死板的堅持一種觀點呢。”
蘇浩說完忽然發現現場氣氛不太對勁。
潘江帆惡狠狠地瞪著蘇浩,臉上表情彷彿在說:你說我壞話好歹揹著我吧。
袁雯雯也給了蘇浩一個白眼讓他自己體會。
張常亮卻含笑擺擺手:“別管他們,你繼續說。”
蘇浩:“講道理,同一種文化經由不同的載體影響人肯定是有差別的。來個最直白的例子吧,用黑白電視機看電影跟在iax電影院看電影對人的感官衝擊能一樣嗎?”
張常亮點點頭。
“蘇浩說到點子上了。”
潘江帆和袁雯雯則一臉尷尬。
“但是……”蘇浩話鋒一轉:“但是有一點很重要。不管是黑板電視機還是iax電影院看電影,優秀電影給人心靈的衝擊都是相似的。所以我的觀點是不能不追求技術,但是追求技術的同時要有一定的堅持。”
張常亮拍了拍桌子:“蘇浩把我想說的都說了,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我先回去了,你們繼續討論吧。”
言畢,張常亮就起身離開。
大家一起將他送到門外。
回來之後大家看蘇浩的目光並沒有多麼崇敬。
相反,潘江帆一臉鄙夷地看著蘇浩:“你這不是在和稀泥嗎?!”
“什麼叫‘和稀泥’?”蘇浩:“虧得你還好意思拿孔孟來舉例子。‘中庸之道’都不懂嗎?”
袁雯雯相對理智一點。
對蘇浩刻意討好張常亮的行為進行了一番鄙視之後她說了一句公道話:“潘導,我覺得張老師說的沒錯。你我的觀點都太極端了。”
潘江帆點點頭:“確實。說來慚愧,都畢業這麼多年了,還是沒有擺脫固有觀念的影響。”
蘇浩不樂意了:“喂喂喂,你們搞清楚,明明是我指出了你們的問題。怎麼就成了老爺子的功勞啊?”
袁雯雯白了蘇浩一眼:給我們留點面子你會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