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酒店,蘇浩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小瑩,嘀咕道:“希望酒店的工作人員不會蠢到真的相信你的話。”
小瑩撇撇嘴:“關我什麼事,我又不會有家不住住酒店。”
蘇浩:“……”
“其實我對蘇叔叔你的提議還是持保留意見。”小瑩毫不避諱的說道。“我昨天讓一個好萊塢的熟人蒐集了一下有出售意向的公司目錄。總共大概……”
小瑩掏出兩張摺疊的a4紙,上面密密麻麻全是獨立電影公司的名字和地址。
“總共一百多家吧。”
“一百多家?!”蘇浩瞪大了眼睛。“不是說一週只有十幾家公司破產嗎?”
小瑩面無表情地回道:“即便不算玩票性質的,好萊塢也有上千家獨立電影公司。以獨立電影公司的經營情況,其中十分之一有出售意向已經很低了。事實上,根據我打聽到的情況,好萊塢的獨立電影公司的平均破產、出售時間是八個月。換句話說如果我定下計劃把所有破產的獨立電影公司都買下來,一年以後我名下就有一千多家公司了。”
小瑩玩味地看著蘇浩,等待著他說點什麼。
但蘇浩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什麼表示都沒有。
畢竟事關她的未來,小瑩首先沒耐心了,主動問道:“聽了這個數字,你還覺得這是一條靠譜的發展道路嗎?”
“好吧,我說錯了。”
小瑩點點頭,臉上表情彷彿在說:對嘛,知錯就改才是好孩子。
她正準備同蘇浩重新討論一下收購獨立電影公司的可行性。
誰知,蘇浩接著說道:“這哪裡是一條發展的捷徑,完全是發展的高速公路!”
“……”
小瑩一臉懵逼。
她問道:“你還真打算讓我把這些公司全買下來?我不是說我買不起。這些對外出售的公司價格高不到哪裡去,我融資還是能買得起的。問題是……”
“問題是你得組建一個專門的團隊。考察這些出售的公司是否有收購的價值。”
小瑩愕然,看樣子蘇浩還真的是很認真的在建議她一年買上千家公司……
“不著急,我們先去拜訪幾家再說。”蘇浩說道:“我看過不少好萊塢獨立電影公司的作品,大多很有意思。我一直想參觀一下製作出這些電影的公司。”
蘇浩言畢看向小瑩。
小瑩點點頭,回道:“好吧。”
雖然蘇浩一再表示這是一個暗藏珠玉的礦山,但去往第一家獨立電影公司的路上,小瑩一直表情凝重。
蘇浩問道:“怎麼?接受不了這種發展模式嗎?”
“說實話,有點。總感覺有點天方夜譚的味道。”
“哈哈,你會這麼想是因為你從來沒去過華夏。”蘇浩說道:“華夏最近一些年冒出了很多全新的事物。就拿共享單車來說吧。第一輛共享單車出現在街頭八個月之後,全國幾乎所有大城市都被共享單車覆蓋……”
聽著蘇浩講述太平洋另外一邊的一個個商業傳奇,小瑩關注的點卻不在經濟上。
她一臉憧憬,問道:“華夏現在發展真的這麼快嗎?”
蘇浩點點頭。
“別的不說,最起碼‘經濟活力’這一點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應該沒有對手。華夏的大公司在資金支援下可以在幾個月裡佔領十幾億人的市場,靠的就是大膽的發展方式。眼下你……你在聽我說的嗎?”
“不好意思。”小瑩擺擺手。“剛剛有點走神了。只是一直聽爺爺那輩的人回憶在華夏怎麼為了溫飽奮鬥,突然聽到這些有點點……不太適應。有機會我一定要回華夏看看。”
蘇浩笑了笑。“很高興你用了‘回’這個字。”
“那當然了!”小瑩解釋道:“我從懂事開始我爺爺、我爸爸都告訴我,洛杉磯只是我生活的地方,我的家在華夏!我們似乎有點扯遠了。”
聽到小瑩這番話,蘇浩想起早上他還跟唐靜調侃小瑩,心中不禁有些愧疚。
他小聲嘀咕道:“其實文化差異也沒有那麼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