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用很短的時間就把慕凡凡帶來的劇本看完了,只要有精力,他就會給慕凡凡打電話,叫慕凡凡過來商討一下劇情。
他給出來的意見都很中肯,也很符合那個年代的人物特徵。慕凡凡拿著筆和本,像一個認真的小學生,把楊總說的一一標註了下來,等回到s市以後,再跟編劇商量一下,既尊重楊總的意見,又讓故事具有可看性。
楊總看著她一絲不茍的樣子,忍不住微笑:“現在像慕小姐這樣踏實做事的年輕人不多了,大多數都有些好高騖遠,眼高手低。”
慕凡凡一笑:“我本來是個門外漢,沒學過表演,卻演了好幾部戲。後來,我想還是學點知識比較重要,所以就來波士頓學習編導繫了。以前覺得拍電影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自從學過編導系以後,才知道隔行如隔山。”
“年輕人,學點知識是好事”,楊總微笑著說,又安慰她:“這是你的第一部 電影,可以丟了票房,但不能丟了口碑。”
慕凡凡點點頭:“我知道。”
這幾天瑞貝卡一直沒有過來,醫院裡的一些事,就全都由慕凡凡幫著辦理了。工作之餘,她還會陪著楊總說說話,其中兩人談到最多的,就是慕凡凡的外公。一提到慕承澤,楊總便贊不絕口:
“你年紀輕,不知道,二十幾年前,在s市,你外公就像個傳說一樣。他是做批發生意起家的,全靠著吃苦耐勞的精神,和精明能幹的頭腦,從一個流動小商販,到一家店鋪,再到一個公司,一個上市集團,這其中的艱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慕凡凡有些羞赧,對於自己的外公,彷彿連楊總都比自己知道的多,“我是八歲的時候才來到外公身邊的,不過對於外公的事,瞭解得並不多,只曉得他每天都有開不完的會,見不完的客戶,連跟家人一起吃飯的時間都少得可憐。”
楊總笑了笑,當年慕承澤功成名就的時候,他還是s市一個初出校園的大學生,跟著未婚妻住在破舊的筒子樓裡,廚房洗手間都是幾家共用的,一家做飯,好幾家都聞得見飯菜香味。他經常在走廊上給身懷有孕的未婚妻燉湯,希望她肚子裡的孩子長得更健康,更聰明一些。
那時候最大的願望,大概就是有朝一日能夠住上屬於自己的房子,有像書上描述的那樣寬敞明亮的客廳,有現代化的洗手間,甚至還有一個小院子,有許許多多的錢,在買菜的時候可以不再介意牛肉比豬肉貴多少錢,可以讓妻兒都過上好日子……
現在,他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獨棟別墅,光是洗手間就有三四個,有花園,有泳池,還有小孩子最喜歡的鞦韆。他賬戶裡的錢,下輩子都花不完。他僱傭了好幾個保姆,每天的菜錢進進出出,連他自己都懶得去算計。
可是隻剩下他自己了,他的妻兒,或許不在了,也或許變成了別人的妻兒……
總之,與他無關了。
所以,還要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呢?活著時買不來心靈的愉悅,死了以後也不能夠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