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如今陛下又了拼音字典,又多了報紙,對我等已經夠仁慈了。
你還在此地陰陽怪氣?你可知道崔盧王鄭皆為此次開戰捐了二十萬石的糧食?”
那人被懟的啞口無言說不出話來。
而另一旁有人默默的權衡到:“難道我等不是應當思慮是不是要遠赴他鄉在高句麗任官麼?”
“這還用想,若是高句麗被打了下來,那高句麗便是唐土,不!應該說是高麗。”
“就是,考了數十年,眼下便是千載難逢的翻身之日。”
“是啊,僅此一年,或許明年便沒有了,難不成還得繼續看著名門望族霸佔榜首,我等永無翻身?”
儒生們面面相覷,皆看到自己眼中的不甘心和無奈。
自從拼音字典流傳開來之後,書本的價格倒是少了許多,讀得起書的人更多了,但這並以不意味著能夠比得過名門望族。
而眼下三百多人,只有少部分的是有錢人家中的子弟,大部分都是拜了個恩師的窮酸書生。
如今陛下想要將高句麗打下來之後用漢人統治,錄取三百個人。
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誰願意放棄呢?,誰甘心自己一輩子做一個落魄的窮酸書生呢?
但高句麗路途及其遙遠,而且還有滅國之恨,就算是死在那裡都可能每人知道。
“難道你們想像他一樣?”一人指著一旁的人說道。
眾人轉頭,只見在一旁的角落之中,一個年輕的儒生正在安慰著自己的老父親。
那儒生的父親頭髮發白,正失神的唸叨:“三百名,三百名都沒考進···我就是個廢物···呵呵廢物。”
而他的兒子正在一旁攙扶著安慰道:“父親今年考不上,明年再來。”
此情此景溫馨而又感人。
但眾人看的心中發怵,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觸。
十年寒窗苦讀,他們有何嘗不是考了多年呢!
明年復明年,頭髮都白了,哪還有那麼多的明年,這說不定就是自己將來的寫照。
正在這時,一陣敲鑼打鼓聲出現。
眾多儒生抬頭一看,原來是慶賀的隊伍,領頭的是狀元郎。
只見他頭頂狀元帽子,身披狀元服,胸口一朵紅綢花,喜氣十足,胯下是一匹白馬。
身後是榜眼和探花,還有不少一堆舉著牌子,敲鑼打鼓的樂隊。
十分的歡慶!
看的眾多的儒生眼睛都紅了,恨不得取而代之,心中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就算是死在高句麗也比永遠做一個落魄的書生要強得多,起碼自己曾經風光過。
···
狀元郎的隨行隊伍要在長安城繞上一圈,沿途不少的人歡呼慶祝,吶喊祝福,可謂是風光至極!
“恭喜狀元郎,你記不記得我還是和你同場考試的,我們也算是同窗了吧!?”
“恭喜狀元郎,小女芳齡十五,狀元郎可願意娶小女為妾?”
“多謝,多謝!”狀元郎抱拳感謝:“多謝各位好意!!”
一路上無數人想要攀交關係,有人願意嫁女,有人想做書童,有的甚至願意送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