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到無色通透的琉璃,可謂是百裡挑一。”
這個難度非常的大,因為玻璃稍微有金屬的雜誌就會被染上顏色,比如含鐵就會有綠色····
得到無色的玻璃之後,再將無色玻璃融成液體,輕緩的放入模具的到大致形狀。”
袁客師一邊講解著,同時一旁的工匠將通紅的玻璃液小心緩慢的倒入了模具中。
這非常考驗技術和經驗,稍不留神就會產生肉眼看不到的氣泡,但如果用來做望遠鏡的鏡片就會顯得額外的顯眼。
袁客師領著一行人繼續前進,這裡有不少的工匠正在小心的用各種工具打磨玻璃鏡片。
“成形之後,還要檢視是合格,合格之後就需要打磨平整,從最開始解玉沙,最後要用上羊毛和牙膏,足足要打磨十幾次才行。”
最後,一行人來到了一個擺滿蠟燭的屋子,工匠正在小心以西的將鏡片擺弄,鏡片的面前是一根蠟燭和紙張。
“這是?”李世民很不解的看著工匠擺弄著,只見紙上的蠟燭投影晃動,頓感不明覺厲。
“這便是在調整焦距,調整好之後,才能有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象。”
袁客師帶著一行人來到了幾個錦盒以及一對的紙張面前。
“這便是第一批被打磨好的千里眼,足足耗費了半個月,這才有了這麼些千里眼,而這些則是勝場研製千里眼的方法流程。”
“···”李世民隨手拿起了一根,調了調焦距,臉色十分的欣喜,但同時眉頭也緊鎖了起來。
從冶煉到打磨到最後成型,動用了幾十個人,花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只得到了不到十根單筒望遠鏡。
這效率低的可怕了,但又不能不生產,畢竟這可是軍用品。
看來必須要繼續增加人手了,可以單獨將這個東西隔離出來製作···
想到這,李世民放下了望遠鏡,拿起了製造方法,以便觀察一遍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點了點頭。
“好,愛卿真是朕的股肱大臣,這些朕帶走了。至於方法朕會抄寫一份儲存起來。”
說著一揮手,身後的御林軍出現將錦盒全都帶走了。
他這才心滿意足,將目光對著李淳風和張鴉九問道:“朕的大炮研製的如何了!”
“大炮,研製出來了,只是···只是···”張鴉九和李淳風屯吞吞吐吐有些忐忑的回到。
“難道是遇到了什麼問題?”李世民見狀,眉頭緊鎖了起來,頓感不妙。
李淳風趕忙開口解釋道:“大炮的模型做出來了,只是具體的實物只做出了一件。”
“模型?”
“所謂的模型就好像是是縮小的大炮。
同造船一樣,先用木料搭建一模一樣的小船,給與參考和改進,然後根據小船的結構就可以造一艘大船。”
李泰此時站了出來解釋道。
事實上,不僅現代人愛好模型和人偶,古代人也愛好各種模型和人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