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李泰的解釋,李世民點了點頭,自己就是天,這錢就如同是雨水一般滋潤著百姓。
“在沒有高爐之前,這雨水一直是欠缺的,百姓也適應了這毛毛細雨。”
李世民再次點了點頭,以前的王朝煉製銅的方法從來沒有改變過,產量很低。
“可若是,突然天降大雨,雨水彙整合河流,河流爆發洪水,淹沒了那禾苗會如何?”
“雨水彙整合河流?爆發洪水?”
李世民的臉色變得嚴肅,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
如果按照高爐的產量,很快銅錢就會大量的泛濫起來。
銅錢很快就會貶值,物價就會漲高,這只是小事。
一但貶值太多,那百姓家裡的錢就不值錢了,這將會陷入恐怖的信任危機。
到那個時候,一旦某個世家煽動造反,將會有無數人起身附和,這個大唐恐怕要直接沒了。
這個道理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厲害。
想到這,李世民神情嚴肅了,眉頭緊縮的看著這個高爐,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朕豈不是白耗費了這麼多的力氣建造這個鍊銅高爐?”
“不會的~如今大唐的人們依然用的是布帛,銅錢的產量並沒有那麼多。”
李泰擺了擺手,很是無語,心中腹誹到。
白費力氣?怎麼會白費力氣。
這東西對經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但是這點銅對於工業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李世民面帶遺憾長嘆一聲:“哎。”,
自己好不容易想炫耀一波,沒想到結果竟然是這樣,當即嘆氣道。
“朕本來以為有了高爐鍊銅,就勝過那商會經營,誰曾想還會有這等問題。”
李泰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心中不斷地吐槽。
確實,印錢比掙錢來的更快。
只是印錢確實是好使,這個產量容易送走整個大唐,還好自己發現的早,不然涼涼。
如果自己不能大量的鑄幣,那自己將商會納入商部整點錢花總可以吧?
打著這個主意,李世民轉頭又問道:“那這商部皇兒以為什麼時候能夠成立?”
“恐怕要等上一段時間!”李泰想都不用想,商部明顯不是現在能夠成立的。
“皇兒有何見解?”
其一,如今大唐的土地皆是均田制,歷年來天災不斷,百姓流離失所,不少家族都得到了不少的土地。
若是讓他們名正言順,恐怕流離失所的百姓將會更多,可世家根本不會管這些。”
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的年限之後歸耕作的人所有,另一部分在死後要歸還官府。
死後歸還官府?這就非常的離譜,因為時間的間隔太長了,根本不可能收回。
雖然土地不能買賣,但是到了天寶年間依然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
再加上北方長期戰亂,戶口遷徙,人民流離失所,大量的田地荒蕪。
這制度這造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另一個是田地多到沒人耕種的家族。
“其二,若是沒有展現大炮,他們根本不會乖乖的聽話,必須要以絕對的武力讓他們心存畏懼。”
這就涉及到了軍事實力的問題。
“其三,若是人人都想著做商人,那誰去做農民,誰去耕種呢?”
這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商人被稱為賤業,一旦恢復了商業地位,人人都想著發家致富那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