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孔穎達心中疑惑不已。
這麼晚了,李世民找自己能有什麼事情呢?
在宦官的帶領下,孔穎達來到了一處偏殿。
推開門便看見許多重臣十分自覺地坐成了兩排。
這麼多人?
這是有大事要商議啊!
孔穎達見此情形,連忙行禮道:“臣拜見陛下!”
“免禮,入座!”李世民目光示意這孔穎達。
“謝陛下。”孔穎達行過禮之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眾臣一邊等待,一遍議論著李世民動這麼大的陣勢是想做什麼。
隨後,陸陸續續的人來齊了。
李世民掃過一眼,見所有人都到齊了起身開口道:“此次召集眾臣,只為了學識之事。”
眾人面面相覷,隨後心中無比驚訝。
學識?
目前的學識,科舉都只有儒家的學識,難道科學出教材了??
這兩個字很容易讓人誤解,眾人的目光看向了孔穎達。
在眾人猜疑,不解和不安的注視下,李世民開口解釋起來。
“拼音加上字典,讓大唐學子眾多的同時,那蠻夷也更易學習大唐的學識。
如今,恰逢朝貢,蠻夷之國眾多,朕認為應當將一些書籍列為國書。
國書不可隨意印刷傳播,目的是為了為了不讓那蠻夷竊取我大唐學識,壯大自己。
眾愛卿以為如何?”
聽著李世民一番話,眾人眼神之中透著不可思議,若有所思起來。
對於蠻夷外族,很多人其實都是看待豬狗一樣的態度,比如在和親這件事上很多人都是反對的。
但李世民不一樣,因為他有鮮卑族的血統,在外交上沒那麼的激烈。
但今天卻一改常態,甚至連書籍都要列為國書,不允許傳播印刷給外族。
這態度的轉變,著實讓眾人摸不著頭腦。
除了這,不少人將目光看向了孔穎達。
這國書不允許印刷傳播,再聯想到今天的儒報。
如果將儒家的書全部列為了國書,這結果豈不是變相的將儒家給封禁了?
孔穎達臉色漆黑如墨,顯然他也想到了這個可能。
這是想幹啥?是要刨了儒學的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