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首相一人,次相一人,內閣大臣三人,內閣聽命於王上,有王上批紅,可直接命令六部執行。
首相越奕,次相季周,閣臣白湛南,李雲祥,趙韋,閣臣討論,最後首相拍板。
越奕為避閑多日託病不上朝,因此,內閣次相季周獨當一面,代替越奕承擔大任。
天行三年七月,全國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
天行三年七月,季周大力推行“阿拉伯數字”,遭遇保守派阻礙,態度堅決,最終推行到地方鄉村,得民贊譽。
八月,改革吏治,全國推行新政的考核之法,公平考核,選拔大量有才的寒族子弟。
天行五年一月,震驚世人的“科舉取士”之法頒行,頒於天下。
分科取士,分為“明經”、“進士”、“算學”、“法律”、“醫科”五科。
明經科考四書五經,進士科考策論反應,算學科考數學天賦,法律科考對法律的研究,醫科考醫學天賦。
每科皆分為三次考試,鄉試、會試、殿試三次,每三年一考。
凡燕國子民,皆可考試,凡透過鄉試中舉,皆可取得做官資格。
取消“舉孝廉”制度,縮小世家蔭蔽的特權。
佈告聲名,天行六年三月,正式開始第一次科舉考試。
一時間,士林震動,三國震驚。
同時,大力主張“科舉制”的季周名聲徹底傳遍大江南北。
燕國成為三國中寒族讀書人的夢想之國,自“科舉制”頒行後,其餘兩國寒族子弟紛紛前往燕國境內,要求加入燕國戶籍。
天行五年二月,設立孤兒學堂與女童學堂,國家發放補貼,地方籌辦,列入地方政績之一。
天行五年六月,釋出告令,準許女子參加科舉,準許女子為官,職位與男子平等,享受同樣薪俸。
準許女子做官!!!
天下徹底為之震動,燕國新政吸引三國所有眼光,一時間,燕國首都大京風起雲湧,大京城裡湧入大量生面孔。
“大燕國,神仙佑,季先生,有大才,設科舉,開女學,護孤兒,減賦稅,愛百姓,天下人,全贊嘆。”
大街小巷都在傳唱著這麼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大京城處處都在討論著“季大人”“季先生”。
燕國第一臣,唯有季周。
“小哥,請問先生是何許人也?”一輛上京的普通牛車排隊等候入城,一面板黝黑的農家漢子就在城門口停了一刻鐘,耳中全是“先生”二字。
他們入城投靠親戚,從窮鄉僻壤之地趕來,他們一點都不知道“先生”是誰。
一看他們懵懂無知的面孔,一同排隊之人紛紛露出驕傲神色,一身著粗布的書生挺了挺胸,“你們竟連先生是誰都不知道?”
“那可是大燕第一臣吶!”
“先生,那就是我們一家人的恩人!”
“先生,是全天下女子的恩人。”一長相俏麗的女子面有激動之色,雙眼隱隱有淚光閃過。
眾人七嘴八舌,問那憨厚漢子,“你為何入京城?”
漢子撓撓頭,“聽說娃娃可以讀書考試,俺們一家就來投靠親戚了,他們家有個讀書人。”
“哎呀大哥,先生就是開設科舉的次相季周,季大人啊!你真是糊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