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前世的記憶裡,聽家裡種蘋果的同學說過,蘋果樹苗的頭茬果子,只有十一二個。
而靈藥田裡的這些蘋果樹,每一棵上都長出了二十多個,數量已經很不錯了。
況且這不是經過專業育苗的蘋果樹,而是蘋果核裡的種子,長出來的樹苗。
張小龍還是很滿意這個數量的,六棵蘋果樹,
總共結了一百三四十個蘋果,這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正常情況下,蘋果樹苗需要三年才開始掛果。
所以,靈藥田裡的第一茬蘋果,花費的時間長了一些。
等頭茬蘋果成熟之後,掛果時間就會加快。
根據枸杞、土豆和玉米的情況,
張小龍估計每隔十天左右,就能收穫一茬蘋果。
而且,蘋果樹越長越枝葉繁茂,掛果量也會越來越多。
距離蘋果自由的日子也不遠了。
他預料的不錯,第二天下午,紅彤彤的蘋果,壓彎了枝頭。
看那個頭至少也有四五兩重,張小龍摘下一個蘋果,用手擦了擦。
“咔嚓”
隨後咬了一大口品嚐起來。
蘋果香甜的汁水讓他陶醉,果肉也是嘎嘣脆,遠遠比種子原身的蘋果,好吃多了。
這應該是靈藥田的功效,使蘋果個頭大,還特別香甜。
這還沒有用太多靈氣潭水澆灌,否則怕不是個頭更大。
今後還得種植一些二兩多重的蘋果,一斤四個的樣子,到時候可以拿出去賣錢。
偶爾種植一些充足靈氣潭水澆灌的蘋果,留著自己家裡吃,還可以送人用。
吃完了一個蘋果,張小龍到了寶塔三層,他要用磚頭壘一個簡易的灶臺。
他拿出鐵鍋,根據鍋的口徑,在地上畫了一個圈。
從空間外挖了一些泥土,回到空間內,用水攪拌均勻。
再把攪拌過的稀泥抹在磚塊上,這樣可以增強磚塊之間的凝合,不易倒塌。
等稀泥乾透後,灶臺會更結實。
張小龍壘了一米高的磚牆,把鐵鍋放了上去,大小正合適。
看著簡易的灶臺,張小龍自語道:“醜是醜了點,但是生火做飯是一點問題沒有!”
他用瓷盆端來一盆靈潭水,倒進鐵鍋中,又剝了幾個新鮮的玉米,放進鐵鍋。
隨後就開始生火。
空間裡的草料是充足的,乾枯的土豆藤葉,玉米秸稈,還有一些山裡撿來的柴火,都可以用來生火。
鍋灶下很快點燃了一堆秸稈,再把樹枝放上去,火越燒越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