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憲在內心沉吟著,忽然,抬頭說,“先不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維安等了半天,也只等到這一句,一下子急了起來,“將軍!如今匈奴內亂,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一旦錯過,等對方內亂平息,便又要騰出手來料理咱們了!”他想起先帝所說的“棄敦煌”等語,更為心驚,誠摯道,“將軍!請聽在下一言!”
但竇憲已經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自有考慮,你先別急。”帶著鄧疊,大踏步地離開了。
留下吳維安站在原地,很失望地嘆了口氣。
主簿黃朗上前,憤憤道,“那種京城來的貴胄子弟,是最怕死的,向來怎麼安穩他們怎麼來,太守別為這樣的人不舒心。有什麼想做的,我黃朗跟著您,一定第一個衝到前面!”
吳維安聽了心中感動,連連點頭稱好。但轉瞬又情緒低落起來,“那位將軍...我總覺得他不是貪生怕事之人。大約還是咱們的人太軟,他看了不滿意,所以才這樣說吧。”他抬頭看著朗朗的青天,肅然道,“這些天你著人加緊去練咱們的兵。告訴他們,食民之祿,就該為大漢清繳匈奴。哪怕殺身成仁,也在所不惜!”
而遠處的鄧疊,見離吳太守已遠,終於他忍不住問,“這事將軍是怎麼想的呢?難不成,難不成......”
竇憲搖了搖頭,“吳維安所說不錯,這件事退縮不得。否則等匈奴權柄交接完畢,一切就挽回不了了。”
鄧疊聽他的話頭,鬆了口氣,“看來將軍另有高見。”
竇憲摩挲著指節,點頭,“現如今萬事皆備,但,還差東風。”
“...東風?”
“民心。”竇憲篤定地說,“你看方才那些士兵的態度,再想想昨天咱們遇到的婦孺。他們都寧可混著日子,也不願意硬起來,同匈奴人較個高下。枉然我和吳維安有再多的計謀,碰上這樣的軍隊和人民,去同匈奴打,又如何能贏呢?”
鄧疊聽的點頭,問,“那將軍打算怎麼辦呢?”
“先激出他們的鬥志。”竇憲道,“人民所求的是什麼?生存。所以他們寧可像現在這樣,也好過出去,打一場看不出輸贏和生死的仗。而人民的底線是什麼?亂。所以得等到眾怨積累到一定高度,人心才能聚起來。咱們到那時候,再提打仗的事不遲。”
鄧疊點頭,“的確是這樣。否則現在出去打,他們不情願不說,折損的人還多。剩下的子民看著,更要譁變。咱們到時候得承受匈奴和敦煌人的兩重壓力。不如先讓匈奴人動手,激起敦煌子民的鬥志,然後咱們再打,這樣既輕便也易得尊名。”
竇憲長長地送了一口氣,“這打算不必同吳維安說了,我看他是心慈之人,未必能明白這些道理。你只暗暗地叫咱們的人這程子駐守防線鬆一些。”他牢牢地看著鄧疊,“讓心腹去做。你看著他們,千萬注意好分寸。別把事弄得太大,也別弄小了。”
鄧疊默然地點頭。
竇憲揹著手,又道,“再去拿我的名刺,想辦法投往小宛王那裡。”
鄧疊聽了大驚,“將軍忘了吳維安說的麼?匈奴母閼氏現如今正聯合著小宛,蠢蠢欲動呢,咱們這時候送上去,萬一小宛王起了異心,把您送給匈奴,那不是...”
竇憲不欲再同他說,截斷道,“去吧。”
“請。”
竇憲帶著鄧疊,跟著穿著異族服飾的人,往內殿走。但一直到坐下來,也不見有人來迎接。
鄧疊不由地有些發怒,喝問,“小宛王呢?”
引他們前來的僕從欠身道,“我們王上一會兒就到,請貴客稍候。”說完,也不待面前兩人答言,便退出了殿。
鄧疊見了,心中更怒,伴隨著身在異國的惶然,俯下身,輕聲對竇憲道,“在下看小宛王是存心要立一個下馬威給您。要不就是有詐。依在下說,咱們不如走吧。”
竇憲面色沉著,搖了搖頭。
又等了一刻鐘,終於,殿外傳來行禮之聲,隨即殿門大開——小宛王終於過來了。
喜歡佞臣與皇后請大家收藏:()佞臣與皇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