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謝丞憶回完了信,藍鳳她們也開學了。
作為尖子生,藍鳳和藍龍在學校一向是受優待的。
像座位的安排,還有打掃值日,兩人的工作絕對是最輕鬆的,就是同學有微詞老師也有話說,誰讓兩人年紀最小呢。
“爹,娘,我們能自己去上學的,我們可是二年級學生了。”藍鳳不願意鳳娘去送,她們完全可以自己交書費和領書。
這條路都走了一年了,閉眼都走不丟。
鳳爹孃一商量,覺得也行。
她們就是覺得自家孩子小,比人家小兩三歲,就有些不放心。
不過到底農村的娃的養的糙,鳳爹將錢給了閨女,囑咐她放好,一到學校立馬交書費。
藍鳳趕緊點頭,當著爹孃的面將錢塞進書包裡,表示放妥當了。
一上課,藍鳳發現人少了,這是有事沒來還是不念了?
不過她們藍家的幾個還都在。
和她一班的招娣、來娣堂姐,半路上也看到了藍彪、藍虎。
藍虎也上一年級了。
老師對於缺少的學生也見怪不怪了,這年頭家長們對於讓孩子上學並不那麼熱衷,很多都是抱著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個兩三年認認字就行了的心思。
有的上學晚,十來歲的年紀,上了一兩年,回去隊上能掙工分了,年紀再小的,也可以幫家裡幹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也沒九年義務教育,上不上學全憑自覺,老師也是不管的。
轉眼就是兩年,藍鳳和藍龍已經虛歲九歲了。
是真正的大孩子了。
“爹孃,我們走了啊。”一大早藍鳳和小哥哥吃完飯,準備步行去鎮上了。
因為就一條路,不存在左拐右拐的,也不會迷路,所以鳳爹孃還是很放心的。
不過該有的叮囑還是要說,“錢放好了,走路看道別亂跑,到供銷社看看喜歡啥就買點。”
生產隊、供銷社…這都是計劃經濟的產物。
藍鳳自己就生活在生產隊,卻對後者慕名已久了。
好不容易爭取去鎮上,當然要好好看看,要知道過幾年就會分地到戶了,實行的就是市場經濟了,供銷社就會退出時代舞臺了。
今年已經是七五年,離文化大.革命結束只有一年了,屬於黎明前的黑暗了。
“妹妹,你咋知道供銷社在哪啊?”藍龍有些擔心找不到。
藍鳳很有信心,她不讓爹孃跟著去,就是覺得沒問題的,“沒關係,可以問啊。”
興許都不用問,因為供銷社肯定是鎮上最繁榮的地方,到時候跟著人流走就沒錯的。
鎮上距離車家不遠,快走的話,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藍鳳和小哥哥玩似的連蹦帶跳的說說笑笑的,也沒感覺走多遠就到了。
鎮上人們的生活條件應該比村裡好一些,從人們的穿著還有房子都能看出來。
雖然很多人仍然穿的是補丁衣服,但是補丁少一些,衣服也更乾淨立整。
房子的差異是比較大的,藍鳳已經看到好幾所青磚瓦房了。
“我們隨意逛逛吧。”藍鳳沒想問路,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她準備把鎮上好好的逛一遍。
她都問鳳爹了,就兩條主街。
不怕累腿。
供銷社真的是太打眼了,是紅磚瓦房,門頭上有“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
窗戶外頭還有層鐵板子,應該是保護裡面商品的,不過是營業時間,用木棍子支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