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東風烈士陵園
歐陽志遠點點頭,低聲道:“走吧,上飛機。”
三個人走出了安檢口,走向一架飛往酒泉的客機。
歐陽志遠看到,被自己戳了一手指的那個叫卡特爾的傢伙,步態還有點踉蹌,沒有恢復正常。
寒萬重看出來這五個人不簡單,歐陽志遠更知道這幾個人有問題。
上了飛機,這五個人的位置,就坐在了志遠前面不遠的地方。正好,自己可以慢慢的觀察這五個神秘的米國人。
蕭眉坐在歐陽志遠的裡面座位上,她看了一眼志遠,伸手握住了志遠的手,低聲道:“志遠,剛才那個外國人是幹什麼的?這樣下流霸道?那人真是欠揍。”
歐陽志遠笑道:“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幹什麼的,但我絕不允許,有人欺負我的眉兒,誰要是欺負眉兒,我決不輕饒那個王八蛋。”
蕭眉把頭靠在了志遠的肩頭,低聲道:“志遠,謝謝你。”
歐陽志遠笑著拍了拍蕭眉的腦袋道:“眉兒,謝什麼,你是我老婆。”
蕭眉微微地閉上漂亮的大眼睛,緊緊的抱住了志遠的胳膊,臉上露出幸福的笑意,低聲喃喃的道:“我是你的老婆,這一輩子,跟定你了,你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蕭眉的喃喃傾訴,讓志遠的心裡,充滿了溫馨的暖意。
半個小時後,飛機開始起飛,劇烈的顛簸讓蕭眉緊緊地靠在志遠的懷裡。
飛機平穩後,蕭眉靠在志遠的懷裡睡著了。她感覺到,志遠的懷抱裡,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恩暖港灣。
歐陽志遠看著前面那五個米國人,他們同樣在打盹,沒有什麼異常之處。
寒萬重沒有打盹,他也同樣在觀察那幾個米國人,但他沒有發現什麼。
飛機飛行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到了嘉峪關機場。
燕京沒有直接到酒泉的航班,飛機只能到達嘉峪關機場。嘉峪關機場到酒泉東風航天城的烈士陵園,不是太遠。
嘉峪關位於甘肅嘉峪關市向西5公里處,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始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後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為壯觀的關城。嘉峪關關城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三人下了飛機,出了機場大廳,歐陽志遠看到了那五名米國人被人接走。
初春的嘉峪關機場,顯得有點荒涼,十分的寒冷。
歐陽志遠拿出厚厚的外套,給蕭眉穿上。
蕭眉剛穿上外套,志遠就看到一輛三輛越野軍車開了過來。
車門開啟,全副武裝的喬立春帶領好幾名戰士跳了下來,跑到歐陽志遠面前,敬了個軍禮,大聲道:“第一小分隊副隊長喬立春向歐陽隊長報道。”
歐陽志遠在燕京的地下訓練雛過喬立春,他當然認識他。志遠還了一個軍禮笑道:“喬隊長,你好。”
喬立春大聲道:“歐陽隊長好。
寒萬重早就撲了過去,一把抱住了喬立春,擂了他兩拳大笑道:“喬立春,哈哈……。”
喬立春也是給了寒萬重一個熊抱,然後大聲道:“哈哈,隊長,您終於回來了,回來了就不要離開我們了吧。”
寒萬重是第一小隊的隊長,喬立春是副隊長。
幾個戰士連忙向歐陽志遠、寒萬重敬禮問好。
寒萬重笑道:“歐陽市長,上車,咱們先到酒泉,再去航天城東風烈士陵園。”
蕭眉的父母,都在東風革命烈士陵園。
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建於60年代初,於1988年重修。陵園中矗立一座狀似發射架,高高的直指藍天的紀念碑,象徵著國防科技戰士紮根戈壁,志在航天。聶榮臻元帥生前題寫了“東風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名,張愛萍上將題寫了“東風革命烈士陵園”園名。園內安葬著590餘名官兵、職工、家屬的遺體或骨灰。他們生前以場為家,以苦為榮,執著追求、無怨無悔、忠誠地實現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進取”的東風精神,在共和國航天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為此,他們不惜熱血灑邊關,忠骨埋戈壁。
他們中,有敬愛的聶榮臻元帥,他是共和國的開國元勳和我國國防科技主要奠基人之一,親自主持領導了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先後四次親臨基地指導尖端武器試驗和部隊全面建設。他的黑色大理石墓碑正面,鐫刻著一號首長同志親筆題寫的13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聶榮臻同志永遠和我們在一起”。
他們中,有基地第一任司令員孫繼先將軍,第二任司令員李福澤將軍等基地團以上領導幹部數十名,他們有的是老紅軍,有的是抗日勇士,有的是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英雄,曾經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和平年代創業大漠,為我國的國防科技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他們中,有高階工程師劉德普、胡文全等科技專家和科技工作者,他們懷著報效國家,獻身國防的赤子之心,千里赴大漠,潛心科學試驗,殫精竭慮,義無返顧,為國防科技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