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危險的陷阱
“能代表縣政府說話的部門,就是縣政府辦公室,現在,志遠已經是辦公室副主任了,風傑,你就把志遠扶正吧。”
經過深思熟慮,馬明遠決定讓歐陽志遠坐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這個職位。
這個職位不需要市委透過,縣委常委就可以自己任命。現在只要把這筆投資拉住,保證簽約,讓恆豐集團順利的投資,就是自己一件很大的政績,明天市裡、省裡的各種宣傳媒體,都會到達,自己的身影就可以出現在這些媒體上。
最關鍵是,可以拉攏歐陽志遠。
自己的位置是龍海市常務副市長,就是縣委書記王鳳傑、縣長何振南見到自己,也會被自己的威勢壓迫,變得小心翼翼,坐立不安。
看看歐陽志遠,人家在自己的面前,是談笑風生,瀟灑自如,這種氣度,有幾個人能達到?自己手下的那些官員,雖然能力強悍,但在見到自己的時候,個個小心翼翼,膽戰心驚,自己內心一方面很雖然很是滿足和高興,但是卻又有一種失落,自己又不想看到自己的手下,那種唯唯諾諾的樣子,他想要看到的是,那種鎮靜自如、泰山崩於面前而面不改色、可以橫掃一切的大將、先鋒。
何振南比自己幸運,竟然能羅到歐陽志。馬明遠對歐陽志遠感到很大的興趣,以後,自己可以提拔他,為自己所用。
官場裡,並不是講的那樣,瘋狂的打壓和排擠,而是互相利用,強大自己的勢力,在保證自己最大的利益情況下,互相平衡,瞅準機會,才能對敵人發起致命的打擊,一擊必中,讓敵人永遠沒有機會反撲。
這才是官場的真諦。
俗話說,千里做官,為的吃穿。這句話雖然道出了一點真理,但並不能代表現代人的思維。現代人的做官目的,就是升遷到更高的位置。
馬明遠這句話,讓王鳳傑一愣,自己準備把馬傳武官復原職,繼續擔任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的職務,但現在,馬明遠讓歐陽志遠擔任這個職務,馬傳武怎麼安排?
王鳳傑沉思了一下道:“好的,馬市長,我一定按照你的意思辦好這件事。”
歐陽志遠做夢都沒想到,馬明遠讓自己擔當辦公室主任這個職位,自己剛上班第一天呀,下午剛剛被撤掉,又恢復,現在又扶正,哈哈,這就是官場呀,簡直就是過山車,孝子的臉,一變再變。
這樣也好,自己做了辦公室主任這個職位,可以更好的保證恆豐集團投資,能順利到位,也能為紅太陽集團打下基礎。
何振南一聽馬明遠要王鳳傑把歐陽志遠扶正,他心裡不由得戒備起來。馬明遠這是在拉攏歐陽志遠,想把歐陽志遠拉到他的戰鬥序列裡面。
呵呵,馬明遠,你想的太好了,你想把歐陽志遠拉到你的麾下,市委書記周天鴻能答應嗎?除非你加入市委書記周天鴻的序列。但這傢伙,似乎介於周書記和郭市長之間,屬於第三方勢力。
不過這樣也好,歐陽志遠做了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可以牽制趙豐年,打壓趙豐年的勢力。呵呵,沒想到呀,歐陽志遠一天之內,再次升遷扶正。
這個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的位置,有的人,就是一輩子都坐不到。
這裡最鬱悶的就是趙豐年,他沒想到,恆豐集團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竟然用投資建廠為誘餌,迫使馬明遠讓歐陽志遠做了辦公室主任這個位置,自己挑起王鳳傑和馬明遠矛盾的計劃,就泡湯了。
歐陽志遠還真厲害,竟然和恆豐集團勾結在一起,聯合向馬明遠施壓。這個年輕人厲害呀,嘿嘿,再厲害,你如果能過去明天這一關,你才算厲害。
“呵呵,謝謝馬市長的決定,歐陽志遠如果真能代表縣政府,幫助我得到的政策實施到位,固山群峰的旅遊開發成功,我將在傅山開發區,投資20個億,建立恆豐電子製造中心,到時候,我將邀請恆豐集團的很多合作伙伴,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日本同行業的朋友,都來洽談業務,到那時,你們的傅山……不,我們的傅山,就會變成一個世界性的電子產業基地,別說,你們想甩掉經濟最後一名的帽子,就是在龍海,想拿下經濟第一名,也是輕鬆的。
好傢伙,張口就是20個億,不愧為臺灣電子行業的老大呀。
馬明遠一聽,恆豐集團有這個意向,雖然他已經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內心也是激動不已,如果自己能繫結在恆豐集團的投資上,把傅山縣建成一個最新型的電子工業基地,讓傅山的經濟,跑到龍海的最前面,那麼,下一屆的市長位置,自己就可以大膽的衝擊。
王鳳傑、何振南和趙豐年一聽韓建國的投資規劃,三人的內心都狂震不已,20個億的投資,就是在龍海市,也是不多見的,如果恆豐集團在把韓國和新加坡的投資商帶過來,傅山的經濟,絕對會突飛猛進,甩掉最後一名的帽子,很輕鬆的。
趙豐年知道,如果這些投資成功的話,傅山新城將會快速的擴充套件,那麼,這裡的地皮價格,將會快速的飆升,哈哈,這可是一個極大的商機,一定讓自己的兒子趙宗億,多拿幾塊地,不,多拿幾十塊土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趙豐年剎那間就想到了拿地掙錢,這人的腦子真不簡單呀。
馬明遠呵呵笑道:“韓老,歡迎呀,我們盼望著您的繼續投資,歐陽志遠以後,就專門負責恆豐集團和縣政府的溝通,任何不能解決的問題,歐陽志遠直接找何縣長和王書記,如果他們解決不了,歐陽志遠可以直接找我馬明遠,不論哪個部門不配合,哪個部門的一把手,就會挪挪窩。”
“好,馬市長就是爽快,恆豐集團以後的投資,就在傅山了。”
韓建國並不傻,傅山的經歷落後,工人的工資很低,就只有200元左右,這種低收入,在臺灣人的眼裡看來,簡直就是低的不可思議,為什麼大陸人的收入這麼低?他們還是那樣低頭幹活?難道他們的工會不組織工人反抗嗎?工會是幹什麼吃的?難道工會不為工人說話?這……不可能吧?
光這一部分的開支,就會節省一大筆錢,當然,自己不會把工資定的很低的,一定要高出當地的收入水平,讓工人滿意。
為什麼國外很多的老牌家族集團,他們旗下的工人,都把自己的工廠,當做自己的家。好幾代都為這個集團服務?那就是,這個集團開給他們的工資,讓他們滿意,集團的高層,把那些工人看作是自己成員的一部分。
而現在大陸的企業,為什麼吃不上飯?倒閉了一家又一家?
那就是大陸的工廠,工人們和工廠的領導,缺少溝通,始終處於敵對狀態。
工廠的領導,坐在辦公室,每天考慮的是,怎樣多剋扣工人一分錢,怎樣讓工人無償的加班,賴掉工人的加班工資,怎樣制定殘酷的政策,讓工人不敢亂說亂動,怎樣多貪汙,自己哪個下屬的妻子,長的漂亮,自己好下手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