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打算去岳父家走一趟,因為回家心切,在團山鎮並沒有停留,還是打算坐一輛“電麻木”回家。
所謂的“電麻木”就是一輛燒油的三輪車,其實這種車在全國很普遍,叫法不一樣,在南方許多城市都叫“電麻木”,以前是人力三輪車,叫“麻木”,後來發展成燒油的,所以叫“電麻木”。至於“麻木”的起源,有的說是蹬三車輪車的師傅,一趴就是幾個小時,看到路過的客人,那表情有點麻木不仁,所以把拉活的三輪車說成“麻木”,但究竟是怎麼回事,也無從考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闆,去哪兒?”
剛出公交車站,一幫渾身油不拉嘰的拉活的師傅,雙手插入袖口圍了過來搶生意。
“哈哈,這電麻木還挺多,去棗樹灣。”張雲霄看到一堆“電麻木”,心中有點酸楚,家鄉變化不大啊,幾年前與幾年後進山的交通工具還是這三輪車,張雲霄小嘴笑成了月牙形,有點自嘲的說道。
張雲霄順便鑽進一輛三輪車,三輪車的車況不太好,發動機的聲音很大,“嗡嗡”作響。
張雲霄的老家是陽城縣團山鎮棗樹灣村的,是西南邊陲的一個小山村,還是在十萬大山中的一個極其普通的小山村,交通不便,資訊閉塞,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憩的與世隔絕的生活。但周圍植被濃密蔥鬱,群山聳立如黛,空氣好,民風淳樸。
張雲霄的家並不富裕,誇張點這個家窮得讓人窒息,小偷每次光臨都是含著眼淚走滴,三間茅房,還是土坯做牆、樹枝當梁。的那種。這次張雲霄就是要把父母接出大山,安度晚年。
由於時間安排比較緊湊,兩天來,張雲霄轉了轉親戚,看了看故友,探望了準岳父岳母,就打算啟程。
臨別時,鄉親們蜂湧而出,鄉親們長期風吹日曬,加之經年不息的勞作,個個臉龐黝黑如炭,額頭上的皺紋如刀刻斧劈一般,縱橫交錯。
一位老鄉用如樹皮般粗糙的雙手,噙著老淚緊緊拉著張雲霄父親的手說道:“老張啊,沒想到我們這窮山溝走出大人物啊,你兒子云霄就是有出息,啥時候回家鄉帶領鄉們致富啊!可別忘了我們啊!”
“老張啊,你這一走是不是再也不回來了啊?”人群中有人說道。
“我們都是在大山出生,在大山長大的,說實在的真不想走啊,哪能忘了大家呢,說不定年後啊,我就回來了。”張父一時間真有點捨不得離開故土。
憨厚朴實的鄉親,有的手提柴雞蛋,有的拿著山貨,圍著張雲霄他們,不停的塞這個塞那個,兩個大蛇皮袋子被塞得鼓鼓囊囊的。這種場景,在城市裡是看不到的,張雲霄自然知道鄉親們的一番深情厚意,但是,自己的能力有限,也不可能為鄉親們做點什麼,也只能默默的記在心裡。
“鄉親們都回去吧,有時間我還會回來看大家的,大家都回去吧!”坐在麵包車裡的張雲霄,不停的向鄉親們揮著手,說道。
麵包車啟動了,沒有一個老鄉離去,矗立不動。麵包車在山路上艱難跋涉,從觀後鏡可以看到,鄉親們還在不停的揮手相送,張雲霄的眼睛溼潤了,回想這幾年在城市裡打拼,城市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鄉親們淳樸的人際關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什麼時候才能回鄉報答鄉親們啊。他們雖然窮,但是淳樸,他們雖然苦,但是沒有報怨。
“雲霄啊,我和你媽都是一輩子在大山住慣了的人,這一走,我心裡倒不是有多高興,而是多了對鄉親們的牽掛。臨走前,鄉親們對我說,都說大山好,空氣好,水好,能養人,就是交通不好,你在外面幹大事的,真有機會了,可別忘記了鄉親,能修個道多好啊!”父親是帶著鄉親們的囑託,說道。
“是啊,我也想給鄉親們修個路,可是能力不夠,等我有能力了,一定給鄉親們修一條出山的公路,讓鄉親們能夠把山貨賣出去,把媳婦娶回來,把日子過好!”張雲霄有點激動的回道。
“你盡聽你爸瞎說,那修路得花多少錢啊,溝溝坎坎的,雲霄你能修嗎?官府裡來了幾撥人,說是要修路,最後不知道為什麼沒修成,你要是真能修一條路啊,這是積德了,佛祖保佑,我和你爸還能多活幾十年。”不識一個字的張媽媽說得更是有點風趣,把政府說成了官府,還記著老皇曆呢。
“哈哈,修個路就能多活幾十年,那我多修幾條路,豈不是活過上百年啊!”張雲霄一樂說道。
“嗯,沒準的事,說不一定我們還能成仙呢!”張媽媽樂觀的說道。
“那我今天可是拉了三位神仙了啊,我這也是不是積德了啊!成仙了別忘了把我帶走,當個坐騎也值啊!”麵包司機打趣的說道。
“哈哈......”
喜歡逆襲再現請大家收藏:()逆襲再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