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一飛沖天的“h”,還是以“人”為本的公司,都有著非常不錯的寓意。
“類似這種文化型別的設計在整幢建築中會有不少,如果您不喜歡的話我記下來,到時候讓托馬斯先生修改。”
伊莉莎說道。
何夏搖搖頭:“沒有,這種從細節方面展現內涵的精巧設計方式我覺得很不錯,只是我對這個呈現出來的視覺效果持懷疑態度,你感不感覺從地面看的話,這幢建築整體好像漂浮在半空?”
伊莉莎笑道:“當然是懸浮半空,這就是這幢建築最為精髓的設計點,托馬斯先生將這幢大廈的主題就定為了‘懸浮’!”
“採用了隱藏式支撐的設計,讓支撐大樓的部分和樹木融為一體,按照陸秘書轉達托馬斯先生的話,真正的效果比效果圖要更加逼真,無論天上地下前後左右來看,這幢大廈就是漂浮在蘇黎世!”
何夏聽完之後懷疑更重了,認真道:“我還空中花園呢……這麼大一棟建築得多沉啊,還要透過隱藏來完成支撐,能不能呈現出懸浮的效果先放一邊,安全方面能達標嗎?感覺一陣風就能吹歪……”
這幢大廈建成之後代表的可是h·e投資公司的臉面,換句話說就是他何夏的面子,如果能驚豔世界當然好,可假如出點什麼問題,比如某個部位垮塌了,那臉就丟大咯。
伊莉莎做了個古怪的表情,道:“那這方面您就要和托馬斯先生溝通了……”
何夏點點頭,二話不說就撥通了托馬斯的電話。
倫敦西北角佇立著一幢頗具現代藝術感的八層寫字樓,整體樓高放在這一片建築群中並不顯眼,但獨特的鑽石切面設計,還有從正東南西北看建築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讓這幢建築即便在夜晚也十分耀眼。
光影大樓。
就像木頭大樓一樣,這幢大樓的名字依然直觀和簡潔,透過光影來製造各種視覺衝擊的大樓,就叫做光影大樓,而托馬斯的工作室就這幢大樓的頂層,因為他就這幢大樓的設計室兼持有者之一,擁有大樓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雜亂無章的設計室內亮著一盞檯燈,揉成團的稿紙扔得到處都是,空氣中瀰漫著咖啡的香味,桌上還擺著極為不協調的快餐盒。
頭髮蓬亂的托馬斯盤腿坐在地上,地暖讓他渾身暖烘烘,檯燈照射在地面投射出彎著背的身影,他面前一個畫架,上面正是“h”大廈的結構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今建築設計一般都採用專業的軟體在電腦上製圖,像托馬斯這樣採用手繪的已經少之又少,他也不是全部採用手繪,只有在一些特殊的階段才會用這種原始的方式來刺激靈感。
就比如現在這個時候……
托馬斯覺得“h”大廈整體的懸浮感仍然不足,總給人一種虛假做作的違和感,他努力消除這種不自然的感覺,讓“h”大廈真正的漂浮在蘇黎世天空。
何夏手上的效果圖看不出內部詳細構造,但從結構圖上可以看出,想要達到懸浮極其困難,畢竟重力可是這個世界上最神秘的一種力,想要克服它,不容易!
咬著筆桿子的托馬斯眉頭深皺,正在這會手機在膝蓋旁嗡嗡震動,他拿起手機一看,揉揉臉站起身走到窗戶邊推開窗戶,深吸一口氣然後接通了電話。
“何先生,聖誕快樂,不知道您對效果圖是否滿意?”
托馬斯相信何夏一定是看完效果圖才打過來的電話。
“哈哈,托馬斯先生,聖誕快樂,最近有點忙,直到今天才有時間看效果圖,唔……你獨特的設計語言讓我感到非常神奇,不過……”
何夏說到這裡話鋒一轉,道:“懸浮這種視覺效果,真的能夠實現嗎?安全方面會不會存在隱患。蘇黎世雖然地震並不多,但過去二十年裡也發生過四五級的地震呢。”
“嗬嗬哈,何先生,這方面您多慮了!”
托馬斯撓了撓一頭亂髮,笑道:“如果您只對懸浮的安全性感到不放心,那我可以給您一個準確的答覆,安全方面沒有問題,至少在抵抗地震這方面,只要材料達標,可以做到抵禦七級地震!”
“您或許不知道,瑞士在歷史上並沒有發生過七級以上的地震,最強烈的的一次地震是在一三五六年,地震的確發生在蘇黎世,估計震級在6.5左右,七級抗震的建築已經足夠應付蘇黎世的地質環境。”
每個地區建築物的抗震級別都有專門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地震頻發的國家,在這方面非常規範。
“看來瑞士地下的結構還挺穩定,這就太好了!”
何夏相信託馬斯不會信口開河,因為這些標準都會寫在後續的合同之中,如果在完工之後的檢測當中不達標,是需要負非常嚴重法律責任的!
喜歡我賺的真是辛苦錢請大家收藏:()我賺的真是辛苦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