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的時間匆匆而過,輕輕的敲門聲響起,中年男子身邊的的年輕人趕忙起身開門。
“諸位,下午好。”
何夏站在古老閱讀室的門口,輕聲向在場的人問好。
包括愛德華在內,所有人齊齊起身向何夏點頭回禮。
“何先生,你好,我是愛德華,任三一學院副院長,很榮幸與你見面。”
愛德華走到何夏面前自我介紹。
雖然面前的年輕人只有自己年齡的一半,他也不會表現出任何的輕視,牛頓也是在二十出頭的年紀發現了萬有引力……
何夏緊緊握住愛德華的手,用力的上下襬了擺。
“感謝貴學院對科學做出的貢獻,愛德華院長,我想換個能夠自在說話的地方簽署合同,過來的時候我看到一棵蘋果樹,那裡不錯!”
“噢,我想何先生所說的一定是牛頓蘋果樹,真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史密斯教授,您說呢?”
選擇在圖書館是愛德華的主意,在他看來,籤合同是件嚴肅的事情,需要找一個嚴肅的地方進行。
“我喜歡那裡!”
史密斯教授自然不無不可。
一行人靜悄悄離開圖書館。
可惜即便再如何靜悄悄,浩浩蕩蕩十來人,總歸還是非常引人注目。
當何夏等人離開之後,不少在圖書館內借閱書籍的學員湊在一起小聲的交談了起來。
“聽說剛才那個亞洲人就是出資為史密斯教授搭建新實驗室的先生。”
“看上去他的歲數比我們還要年輕,竟然會著迷於長生不老的鍊金術,有錢人果然都貪戀生命的長度。”
在一些接受過“正確答桉”教育的人眼中,史密斯教授研究的基因實驗就像古老的鍊金術,試圖用所謂的科學來打破桎梏,做上帝才能做的事情……
如果不是史密斯教授曾獲得過諾貝爾獎,怕是隨便一位學生都敢站出來抨擊。
“或許他只是代表著某個利益集團,不過話說回來,史密斯教授願意接受邀請,那位亞洲人肯定給予了很好的條件,可惜我申請加入史密斯教授的實驗室被拒。”
“未來或許還有機會,脫離了學院的把控,史密斯教授的話語權也更大了!”
政客和部分科學家不看好,但不代表沒人看好,研究生物醫療相關的學員還是很希望能夠加入史密斯教授的實驗團隊。
已經走到花園之中的何夏聽不到圖書館中的議論,他正站在一棵並不算高大的蘋果樹前,四周圍還有不少遊客,時而有人坐到樹下進行拍照。
“何先生,其實這棵樹並不是當初砸了牛頓爵士腦袋的那棵樹……”
愛德華院長站在何夏身邊,笑著說道。
何夏很自然的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這不是,不然何至於面前這麼一點點高。
“不過這棵樹的大小跟幾百年前那會差不多,當年艾薩克·牛頓爵士就是坐在這麼大的一棵蘋果樹下,激發了關於萬有引力最後的靈感,牛頓爵士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愛德華自豪的介紹。
從古至今的科學家有很多,能夠做到顛覆所有人認知,也就是造成認知革命的科學家卻不多,例如現代科學之父加利略·加利來,實戰派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理論派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等。
艾薩克·牛頓位列其中,雖然他的《萬有引力》在近代被《相對論》拉下神壇,但在牛頓生活的那個年代,不失為一位偉大的先驅者。
能夠和這樣的科學家成為校友,也不怪愛德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