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元朝末年吶,朝政腐敗,財政那是入不敷出啊……”
在小客船上,一個閱歷豐富的中年說書人,繪聲繪色地給幾個朋友講著故事。
“朝政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大力發展鹽業,且提高鹽價來填補開銷和軍費吶!
不過,當地的鹽民卻沒怎麼撈到好處。”
說書人說著,他右手握的一束摺扇在左掌上敲了敲。
大家夥兒都靜靜地看著他左右相顧的臉,專心致志地聽著。
“那些東南邊靠海的地方,一到夏天,那海邊就‘呼啊呼啊’地颳著大風,把海潮全都刮到岸上的田地裡面去了。
等到後來海水退去了,那千傾良田也就成了鹽田了,那些種田的農民啊,就沒個好收成!”
說書人一邊說著,一邊搖了搖頭。
“後來,有個少年十歲開始就跟著鄉親們一起,在那官家的鹽船上幹活。
雖然他自己都沒幾個錢兒,但是鄉親們有困難的時候,那是慷慨大方有求必應吶,這一來二去嘿嘿~”
說書人說著手中的扇子抬起看著大夥兒道,“他在那些鹽民心中,就有了很高的威望!”
“那個少年叫啥?”
上官花花輕輕地問道,瞬間大家都望著他,似乎他問出了大夥兒的心聲。
“那個少年叫張士誠,也就是後來的吳王!”
說書人沒有賣關子,直接回答道。
“哦~!”
有個別知道張士誠的人不禁坐直了身子。
就算是有人知道,但是對中間的過程也不大清楚,看樣子是個草根崛起的故事,似乎很有趣。
“那……那個窮少年又是怎麼當上了吳王呢?”
上官花花匪夷所思道,大家又望著他,似乎他又問出了大家的心聲。
“這位年輕人,不要著急嘛!且聽我慢慢道來!”
說書人的一字一句都勾起了大家的好奇。
江水綿綿,安靜之間聽得到外面船伕划船的水聲,初夏的微風吹過帶來了一絲絲的涼爽。
“這個花花……”
令狐玥玥回頭瞅了瞅愛湊熱鬧的花花,輕輕笑了笑,纖細的胳膊在身側搖了搖,而後又背過身子站在船頭靜靜地看著風景。
之前,經過一上午的奔波,上官花花和令狐玥玥來到了漢陽府附近的官驛,而後直接走到了長江的江灘邊。
下午的時候,他們便打算走水路,一路沿著長江南下,這已經是他們第三次路過漢陽府和武昌府了。
可惜都是因時間不充足,而不能好好地玩一玩。
第一次是因為出遊經驗不豐富,怕耽擱了慕容世家的宴請,所以開始都在打聽問路。
第二次就是回來的時候,擔心門派出亂子,只得連夜坐船回來,只在漢陽府北邊的下游就下船了。
第三次就是此次出遊,因為雲山派發來求助,所以不能在途中閒逛。
令狐玥玥突然感覺無憂無慮的修行生活被打破了,這一年可能是不平淡的一年啊!
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客船駛過黃鶴樓附近時,因為離得有點遠,一片霧濛濛,所以啥也看不見。
這就當作是一個遺憾下次再來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