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第一個境界,只需要幾個月,第二境界怕就需要數年。
不過修煉之道,原本就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的來,秦易倒是不急,除了修煉元始心經之外,秦易還鑽研丹煉之道。
如果說元始心經是煉體流,那麼提升魂技,則是增加精神力。
秋去冬來,這一日大雪漫漫。
峽谷一處石林,這裡到處聳立巨石,如筍而立,因此得名。
石林,離大師兄的住處很近。
“道之本質是什麼?陰陽真諦又是什麼?小師弟,你積蓄渾厚,悟性極高,在這短短三個月內,居然揣摩到了域的真諦。有些人,或許即便是揣摩到了域的真諦,可是缺少機緣,一輩子將困死在這個境界上,也有可能。十三小師弟你卻不會,不過憑借你自身領悟,最起碼也需要耗費一年光陰,既然如此,我便助你一臂之力。”
發出聲音的是宋師道,他屹立在一塊丈高石筍上面,如同神像。
“與橫沉屍,凝我慧劍!”
大師兄一開口,立馬一股銳利的精神,儼然如同一柄飛劍,對準坐在‘悟道石’對面的秦易斬殺過去。
“……撕拉!”
秦易正在揣摩,陡然之間,這股銳利如劍似的精神力,直接刺殺向他的道心。
簡直就是要將秦易劈成倆半。
“心猿可曾降服!”
秦易大驚,幾乎要脫身而逃,實際上這也是出於對自我的一種求生本能,可還不等他有所動作,大師兄又是凜然一喝,真正的當頭棒喝。
“心猿已降服!”
“既已降服,為何還執著妄念!”
宋師道的意志轉化成為音節,宛若大呂洪鐘,振聾發聵,那股浩蕩銳利之劍,當頭斬下,秦易就像是被劈成了倆半,不過在這一刻,他沒有躲閃,或許這正是大師兄口中說的‘與橫沉屍’。
突然之間,秦易靈光一閃,似乎感悟到了什麼。
不過,這股領悟來去匆匆,秦易沒有抓住。
“何為陰陽倆儀,講究相輔相成,相對相離,你只知融合卻不懂分離,陰陽之道,本是太極之道,所謂太極生倆儀,小師弟,你要揚起慧劍,斬殺太極……”宋師道將自己的一股意念,模擬出了慧劍,供秦易參考揣摩,同時指點,如何締造陰陽造化。
“原來如此,我只知其圓融,不知其分離!”
宋師道的話對於秦易來言,簡直就是當頭棒喝,醍醐灌頂,更何況秦易原本就是修煉太極法門,對於太極之道,比起旁人,領悟更深更為透徹,宋師道這一提點,秦易立馬清醒,終於抓住了那靈光一閃的關鍵,凝聚精神,衍化精神之劍。
一天,七天,轉眼又是過去九天……
這期間裡,秦易終於將屬於自己的精神慧劍,衍化成功,斬殺太極,分出倆儀,一劍揮斬過去,如同太極破碎,開闢出新的天地。
這便是域,秦易知道,屬於自己的域終於締造成功。
在這一刻,秦易終於跨入了陰陽境。
他的身上,散發出真真璀璨金光,法力澎湃,滾滾如同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