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美食紀錄片如期上映, 只一夜間, 這部紀錄片就紅遍了大江南北, 成為了人們口中熱議的話題。
辛欣和辛銘出現在這部美食紀錄片的第三集裡,名為《傳承》。
“美食的傳承是烹調技藝的延續……從古至今,我國的飲食文化……傳承, 不僅是一種教導,也是與先人對話。透過現在的美食技藝,我們能夠瞭解到……”
旁白洋洋灑灑地述說著飲食文化的傳承,而鏡頭早已經配著背景樂掃過了辛銘的餐館和辛欣的餐館。剪輯師採用了穿.插的鏡頭, 讓觀眾們瞭解到辛銘與辛欣各自作為一家餐館的老闆和廚師,是如何去理解飲食文化並且帶給大眾。
如果說辛銘是傳統的,那麼辛欣就是在傳統上創新的新一代。
然而他們之間又息息相關, 同樣利落的手法, 對美食同等的熱愛。
這一集播出去之後, 辛欣和辛銘各自的餐館再次名聲大噪。
“不得不說,還是大導演厲害啊。”辛欣看到自己微博暴漲的粉絲值感嘆道。
許多網友看了最新一集的內容就迅速找到了辛欣的微博。
做人不能忘本。這是老一輩人常說的話。
華夏人對傳承人總是莫名有一種感動。
華夏的歷史太過悠久了,只有一代又一代人將先人們的文化傳遞下去,他們才能與先人透過時光來溝通,去了解當時的文化。
……
交流會已經開始了,辛欣沒有回到自己的餐館,所以對現場的火爆還沒有特別的感同身受。留在餐館的廚師們倒是一個個都快忙不過來了。
辛欣的餐館可不僅只有她一名廚師, 就像美食紀錄片裡說的, 傳承才能一代又一代留住文化知識。她將自己所會的廚藝, 都教授出去了。大廚師們學得也很刻骨, 他們本身也有自己的底子,學起來也不算難。
這一次,辛欣還遠端教授了她新琢磨的模擬面點。
這是她做壽桃的時候忽然産生的想法。
如果擺在面前的水果栩栩如生,吃起來味道口感也差不多,但卻是一道面點,豈不是很有趣?
辛欣興致勃勃地把自己剛琢磨好的點子,透過電腦遠端告訴給了餐館的廚師們。她一邊說還一邊做,鳳炎負責拿著電腦攝像頭對著她拍。
電腦螢幕裡,遠在齊寧市的大師傅們麻木著臉,看著辛欣沒一會兒就做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橙子”,就連“橙子”上的紋路透過攝像頭都看能得出來。
這就是為什麼辛欣這麼年輕已經如此出名的原因了。
有什麼天賦比努力更重要。
像他們這種,只能繼續賣力的學了。
還好,學也是學得會的,不然他們真的要哭了。
“影片錄下來了吧?”王學真剛關了和辛欣的影片,就對自己的小徒弟問道。
“當然錄下來了,師傅別擔心。師傅,你看我,你覺得我能不能學會這個啊!”
王學真新收的小徒弟就愛一些創新菜,中西餐都會一些,之前還專門去學了西點,現在又對中式點心非常感興趣。
“你試試唄。”王學真沒直接回答,“會不會,慢慢學了再說。”
“好!”
“不準在工作的時候去學,只能利用閑暇時間。”
“我知道的師傅。”
“嗯。準備一下,我們準備收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