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水不急於一時,稻田魚也沒法一上去全部收完。
姜虎只放了三畝田的水,這魚卻已經收了一千多斤,裝了兩個大拌桶,收稻穀時,用來打穀子的拌桶,鋪上油布倒上水,就是一個小型魚池了。
楊樹林當真像他說的幫忙來了,不但幫忙撈魚,還幫忙挑了好幾桶魚回去。
最多的就是比筷子長一點的魚,最小的就是鯽魚了。
鯽魚可以自行繁殖,顯然在稻田裡的時候,有鯽魚產卵了,最小的鯽魚只有兩寸長。
這種小鯽魚最好的吃法,就是裹上面粉,直接油炸,又酥又脆。
姜虎專門把這種小魚分開裝了兩桶,油炸小魚兒很費菜籽油,一般人可吃不起,城裡有錢人不少啊。
幫著把最後一挑魚挑回來,楊樹林伸了個懶腰,看到姜虎把其中一桶小魚分成了三分,有些不解。
“姜老弟,你這是幹嘛,都在桶裡不是運去城裡也方便嘛。”
楊樹林比姜虎年長几歲,現在也算是混熟了,說話自然也就隨性了。
“這個不是賣,這一盆是留著自家吃的,這一盆給劉家送去,這一盆問問青峰媳婦要不要。”
“哦,這時間不早了,是不是要去城裡賣魚了?要不要我幫忙一起?”
姜虎特意在村裡借了個牛車,這會兒都停在院子裡,牛車上面放著裝滿魚的拌桶。
這是先把拌桶搬上牛車才放的魚,這樣方便得多。
確實不早了,這麼一耽擱,眼看著就要中午了。
姜虎順手又挑了幾條大點的鯽魚:“那就麻煩了楊哥了,聽說嫂子懷孕了,這些拿回去熬湯喝,稍微用點葷油煎一下,煎到兩面金黃色了,直接加水煮,香味出來了放點鹽就可以喝了,大人孩子都喜歡。”
楊樹林家也有好幾個孩子,本來還想拒絕,一聽說大人小孩都喜歡,頓時就不假裝客氣了。
“謝了姜老弟,你等我一下,我回去給我媳婦說一聲,再把我家水牛牽過來,幫你送到城裡去。”
楊樹林家也有一頭牛,正好可以幫忙。
這魚不好養,一個不好就死了,楊樹林知道,姜虎肯定不會把魚長時間留著。
何況這才三畝多水田呢,就撈了這麼多魚出來,他家還有三四畝水田,要是沒有一個大水塘,家裡哪能養活兩千多斤魚。
他這麼積極,也是想跟去看看,這稻田魚到底能賣多少錢。
他不貪圖什麼,就想跟去看看,看看到底賺不賺錢,以便確定自己明年到底要不要養稻田魚。
抱著這樣的心思,楊樹林跑得飛快,回去跟爸媽媳婦交代了一聲,又連忙去山坡上牽了自家水牛回來。
還沒到姜家呢,就看到住在姜家的劉老爺子,在給姜虎說些什麼。
關於劉老爺子是借住在姜家的事兒,之前搭豬圈的時候,閒談中大家都知道了,也並不覺得奇怪。
大家都紛紛猜測,這老爺子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後來旁邊重新起了一個小院子,秀才爺居然是老爺子孫兒!
於是大家不但對老爺子身份猜測有加,對姜家更是高看一眼。
這普通的富戶,和家裡有秀才公的富戶,那可是不一樣的。
楊樹林放慢了點腳步,等那老爺子說完離開了,這才連忙牽著水牛上前。
“姜老弟,時間不早了,我們走吧,這會兒應該還能趕上酒樓中午飯。”
酒樓生意最好,這麼多魚,要是賣給酒樓,比散賣划算。
“我也是這樣想的,剛才劉伯給推薦了幾個不錯的酒樓,我們先去看看。”
兩人合力給楊樹林的水牛套上牛車,姜虎又衝屋裡喊了一聲,告訴二孃,然後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