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河眼瞳幽深,看不出他所想。
後來趙子朔的說法,算給夏蘇解了惑。
原來並非天才倦怠,而是王爺舅父來函讓趙子朔早些到京師。
趙大老爺說,十一娘要到杭州,讓他索性一道坐船,再從杭州入京,一來順路照應,二來可以和趙青河培養一下兄弟感情。
當然,後頭這話,趙子朔沒有透露。
不說京師有趙氏的老宅老僕,王府也隨時歡迎外甥住,趙子朔無需帶太多行李,除了隨身帶些書看,也就一路上的換洗衣物,且早做好出門的準備,箱子一抬便能走。
窮家背家當,富家輕裝行,正應此情此景,卻讓夏蘇想起當年一件破衣服舍不得丟,大包小包投奔趙府的情形來。
雖然多了不請自來的人,一公子二小姐,以及旅途照料他們的僕婢隨從十二三人,搬行李,安排住艙,鬧哄哄好一陣,船最終沒有耽誤太久,子夜前就駛入大河,往杭州行去。
那時,夏蘇的心思還很簡單,認船認屍找線索,再到杭州看趙九娘,遊一遊西湖。
蘇杭水路暢通,快行也就一日餘,只是今年雨季早來的緣故,急流增多,尤其夜間多險,故而趙子朔提出只在晝間行船。
趙青河看過地圖,那條支流就在趙子朔提到的碼頭附近,心想正好,怎能不同意?
於是,出發的第二晚,船入一個挺大的河鎮歇晚,趙子朔帶了十一娘和岑雪敏上岸用膳,趙青河說晚些時候就與他們會合,卻同董霖,夏蘇和喬生,換乘小船,上支流找淺灘去了。
董霖笑趙青河騙死人不償命。
趙青河卻道,“騙又如何?我已告訴船大,最遲明日下午,一定迴轉。想那趙子朔又不傻,不可能一直等到天亮,只要回船便知。我就煩他問得仔細,說來話長四個字打發不了。”
趙青河這回急著出來,也沒對趙峰夫婦交待清楚,理由幾乎敷衍,說什麼難得知府大人肯出借官船,過了這村沒這店。
趙子朔卻不知從哪兒聽說董霖有官務在身,上船後就問起了,也不被糊弄,大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堅持。
如此一看,在倔強的這點上,趙峰,趙青河和趙子朔的血緣關係就凸顯了。
“要說煩,哪有你煩?蘇州那幾樁小偷案,都是你煩得我受不了,才重新翻出來的。”董霖憶及尚不算舊事的往事,扭頭跟夏蘇抱怨,“這位老兄總說有疑點,這不對,那不妥,讓知府大人起先恨得牙癢,偏偏每回結案後還有後續,搞得如今離了他都不行,大人真是……”
怎麼說呢?
“對我又愛又恨。”趙青河一針見血。
董霖一拍大腿,喊道沒錯,然後就搓起手臂,渾身抖兩抖,“你噁心自己就行了。”
夏蘇看兩人說話堪比雜耍,撲哧一笑。
“到了。”喬生卻從船頭傳聲。
夏蘇慢慢走上去,這夜運氣不錯,只是輕雨,因此火把不散,擺得出一條長龍,照亮淺灘上那隻歪歪斜斜的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