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河聽得出她的語氣,“果然,變成假的了嗎?”
董霖大吃一驚。
事情由芷芳的命案引起。
對於殺害芷芳的兇手,衙門圍繞桃花樓內部展開調查,包括第一發現竊賊身影的丫頭在內,卻找不出可以懷疑的人物。
然而,芷芳去墨古齋確實是為了請人鑑圖,而且要求一間安靜茶室。但是,墨古齋鑑師到的時候,芷芳就不見了。
理所當然推知,芷芳受到兇手的威脅,逃離茶室,發生爭執之後被推入湖中滅口。
古畫是不是珍品,靠桃花樓媽媽的闡述,是一個窮書生用來抵資的物品,也就幾兩銀子的酒水錢。媽媽完全不知來歷,掛在屋裡當裝飾。後來芷芳來到桃花樓,看中這幅畫,說畫無名師有名。媽媽問過她,她也說不出名堂,只道此畫的風格似宋代名家。
不過,不管芷芳是否知道畫出自宋徽宗,她的喜歡確為真心。這般喜歡的東西,常觀常賞,竊案後立刻發現讓人調包,也就合情合理。
畫既然在她屋裡,又無落款,外人很難得知珍貴,如果不是桃花樓裡的人害她,就是她認識的客人。
只是,芷芳是頭牌清妓,客人很多,非富即貴,沒有真憑實據,無法一個個盤問。
董霖因此找趙青河喝酒訴苦,趙青河就說到近期的失竊案,提到會不會同一人所為。
董霖覺得竊案到命案未必關聯,趙青河卻道竊案發生的地點若都涉及古畫珍玩之類的,那就是共性。他立刻聯想到舅舅書房的古畫,這才同意找個鑑師來看一看,只是打心底他十分不以為然。
所以,趙青河說這兩幅畫變成假的了,讓他怎能不大吃一驚!
因為太吃驚,他的最先反應不是選擇相信,而是質疑,“僅憑夏妹妹一句話,青河兄就說畫被換了,不能怪我當你兄妹二人說笑。”
董霖語氣不佳,趙青河卻沒有放在心上,“兄弟別急,回頭你再找別人來看就是。我還是那句話,好東西別放書房,人來人往,實難看顧。”
“富人家的書房多放古董書畫,想不到小偷進得來而已。”董霖怏怏不樂,心態無法調適,“一般小偷喜偷金銀之物,古董書畫難以脫手,反而會成為被官府追蹤的拖累物。就拿這兩幅羅漢圖來說,蘇州城有頭有面的人和畫商都瞧過,本地畫市是不可能收的。”
“畫雖假,也未必是讓人調包。”夏蘇看畫說話,“或許一直都是假的。”
她看得出畫作不精,若看具體成畫期,要找周叔。
趙青河心笑,這姑娘還不如不說。
董霖果然乍毛,“你說我舅舅花一百兩銀子買了假畫不算,這幅假畫還讓全蘇州府的名家瞎了眼?夏妹妹,董哥哥我,給你拜了。”
一百兩?讓夏蘇都有了開玩笑的心情。
“董哥哥,你知道張僧繇嗎?”
“比明四家還出名?”董霖曾一度是書呆,後來發現讀不通,就打算靠內部考績實現自己的志向,沒時間發展興趣。
“張僧繇是南朝畫派大家,以羅漢圖出名,他的真跡千金難買。”夏蘇跑過三個月畫市,知道誰的畫有價無市,張僧繇就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