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回去後臺的休息室,那是因為他也和現場的觀眾一樣,在期待著“小二”接下來的表演。
加入了“fa”音的華夏風,想想都覺得有意思。
“好,接下來就是我們所期待的,屬於本場歌王的個人表演時間。”這一次李卿卿沒有報幕,而是在二哈下臺之後,再次轉過來對著“小二”問道:“小二老師,不知道您接下來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呢?”
“《東風破》。”張芷曦回答著。
沒有一個多餘的字,她覺得就這一首歌的名字,就足以讓現場的觀眾聽出華夏風的感覺。
作為收尾,或者說作為本場的收尾表演,張芷曦覺得沒有比這首歌更合適的了。
《東風破》,在她之前的那個世界,這首歌被譽為是現代中國風的開山之作,因為它的出現,算是真正的界定了中國風“三古三新”的曲風特點。
後來的很多人都是在這首歌中去學習中國風的創作,可是後來再也沒有幾個能寫出這種味道的歌曲。
包括一些非常優秀的音樂人在這方面的創作,在張芷曦看來,也只能說是在流行歌中加入了華夏的傳統元素,算不上真正的中國風。
簡單來概括,就是沒有味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事很難說得清楚,就是一種感覺,但這種感覺又是真實存在的。
甚至在她身邊的很多朋友,也是與他一樣,覺得除了周董後來的幾首歌之外,真的很難再找到這麼具有東方風韻的復古作品。
“東風破?”大家也是輕輕念著這個名字。
與前面三首歌的歌名那種一目瞭然不同,這首歌的名字並沒有那麼直接,可就算是還沒有完全理解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僅僅“東風”這兩個字,已經是給了他們無限的想象和期待感。
好在也不用他們費盡心思去猜,因為“小二”很快就擺出了架勢,舞臺上的燈光也開始變換,歌聲也很快就能給他們解釋這個疑惑。
二胡?
在舞臺上的燈光再次亮起一束的時候,他們看見“小二”面前已經是立起了麥克風,而剛才被工作人員收走了的二胡,也是再次出現在了他的手上。
又要演奏二胡?觀眾們心中想著。
只是還不等這個想法落地,前奏就響了起來,卻不是他們所認為的二胡。
鋼琴?是鋼琴!
這一次的前奏,居然又是西洋樂器?
雖然已經經過了《煙花易冷》的洗禮,但聽到這首華夏風格的《東風破》前奏又是西洋樂器的時候,他們還是有些驚訝的。
而接下來的豎琴加入,更是讓他們感到意外。
這種樂器,別說是華夏風了,就是那些流行樂的編曲中,也是很少用到啊。
不說這首歌的詞和曲怎麼樣,就說這編曲,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
如果不是“小二”手上還拿著一把二胡,他們都在想著這首歌是不是跟《煙花易冷》那首歌一樣,也基本都是西洋樂器作為主演。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他們這麼想著“小二”怎麼還沒有拉起他手中的二胡的時候,在他身邊不遠處又有一盞燈的亮起。
琵琶,在那束燈光亮起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彈奏著琵琶的女子的身影。
這麼一個小小的設計,讓現場的觀眾都被驚豔到了。
不說別的,就這個設計,已經是讓整個舞臺都充滿了東方的風韻。
“一盞離愁孤單佇立在視窗
我在門口假裝你人還沒走
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
一壺漂泊浪跡天涯難入喉
你走之後酒暖回憶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