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就是會抓住一切利益。
張芷曦不算是個合格的商人,但是面對這樣的利益,她也沒有出聲去阻止。
不主動不拒絕,頗有一點“渣男”的味道。
穆青青就更加不會管了,她現在可是發誓要做個合格的商人的人,一切按照合同上約定的去辦事,既然合同沒有約定,那就說明是沒有的,她自然不會放過這塊的利益。
蘇城衛視還不知道自己等人在家中坐著,隔壁的魔都還有一幫人在“算計”著自己,不過就算是知道了也沒辦法,誰讓他們當初籤合同的時候忽略了這塊的問題呢。
確定了這個問題,高肅在略微沉思了一會之後,也是沒有再墨跡,直接給出了自己的初次價格。
“如果是第二部的劇本和導演仍舊是張導的話,我出三千五百萬。”
三千五百萬,這對於一部三十四集的電視劇來說,已經是超過了單集百萬,單集的價格比當初浙藍衛視的首播還高出了四十多萬。
聽著這個價格,張芷曦也是咂舌不已。
她心中已經做好了今天的價格會很高的可能性,但是沒想到會這麼高,並且這個價格還是第一個人出的價,還不是最終的價格。
三輪競爭下來,怎麼也得超過四百萬,那就整整是浙藍衛視首播價格的兩倍了。
只是對於高肅提出來的先決條件,一直在看戲的張芷曦也是不得不開口解釋:“第二部的話,編劇是我,演員也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導演並不是我,而是之前跟著我拍攝第一部的副導演李林。”
“這樣啊...”高肅沉吟著,似乎在衡量這其中的得失。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邊上抽到2號的石磊卻是不再給他機會,搶先開口除了另外一個價:“兩千萬加d級分賬。”
兩千萬,雖然這個價格與之前浙藍衛視出的首輪價格已經是一樣了,但是距離高肅給的三千五百萬就差了很多了。
當然,石磊也不是傻子,叫價也沒有這麼叫的,所以他在這兩千萬的後面又加了一個“d級分賬”的條件。
華夏的影片平臺分賬模式都是固定的,基本所有的影片網站都是一樣,分為abcd四個檔次。
最高的是a級,能達到是10元季,最低的d級,只有4元季,中間的c和b級,分別是6元與8元季。
這裡的季,也就是一部電視劇的意思。
不過很少有正規的電視劇來按照這種分賬模式進行售賣,因為按照分賬模式的計算,一部劇的單集價格是要用定級的價格來除以這一季的總級數的。
而在分賬基數不變的情況下,集數越多,那單集的價格也就越低。
就用張芷曦這部三十四集的《一起同過窗》舉例,它每集的單價就是4元34集,單集只有不到0.12元左右。
而如果這是一部十二集的網劇的話,同樣是d級的定級,它的單集價格就是d級的4元12集,那單集的價格差不多是0.33元。
同樣的點選下,相差的價格就是近三倍。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短的網劇會選擇分賬模式,而很多電視劇更喜歡買斷,或者保底加分賬的方式。因為之後這樣,他們的利益才能夠最大化。
當然,這個單價在合作分賬的方式下,還要乘以一個百分之五十,再乘以有效會員點選,才能是最終能拿到的錢數。
但無論怎麼變,長一點的電視劇按照這種方式去分成,都是比網劇要吃虧的。
“穆總,我想你對張導的這部劇應該有信心。”見穆青青一直不說話,在那裡沉思,石磊再次開口說道:“按照我提的建議,那隻要這部劇的單集有效點選達到一千萬,那你的分賬收入就有兩千萬,再加上兩千萬的版權費,那就是四千萬的價格了。”
這裡,石磊又刷了一個小心思。
他口中說的有效點選,必須是他們網站的會員,觀看單集的時間達到六分鐘以上,像其他的點選,是不會算入進去的。
一部劇有可能單集點選數有一千萬,但它的有效點選甚至可能低到一百萬。
不過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不算是什麼小心思,這也是各大平臺為了防止資料刷子的辦法。
對於這個,穆青青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