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張芷曦所料,在接下來日子裡,就算是大部分學生都上學了,《一起同過窗》的收視率也沒有下降,甚至一直在穩步提升當中。
只不過,這個提升的腳步有些緩慢。
知道一篇劇評的出現...
“前幾天在好友的強勢安利下,我看了幾集浙藍衛視的《一起同過窗》。說實話,對於一個作家轉戰導演行列,我是不看好的,前車之鑑太多,這一類的基本都翻在了溝裡。
尤其是這還是一部青春劇,對現在國內的青春劇那千篇一律的墮胎、出國等等潮流,別說是我了,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已近是失去了觀看的慾望。
不過抱著對張芷曦那兩本書的喜歡,我還是去看了兩集。
果然,與她寫書的風格差不多,這就是電視劇版的“最好的我們”,一樣的流水賬,一樣的沒有什麼中心。
只不過區別的是書裡的是講的中學,這裡卻是講述的大學的生活。
很多人看到這裡,肯定以為我會說這部劇不怎麼樣,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就我個人而言,對於這部電視劇我是非常喜歡的。
劇集已經播了一半了,隨著劇情的展開,個人是越來越喜歡這部劇,這部劇和以往青春劇最大的不同就是真實。
這麼說吧,《一起同過窗》如同形形色色青春劇中的一股清流,沒有墮胎、沒有出國,沒有高富帥的男主,也沒有白富美或是灰姑娘屬性的女主,有的只是一群平凡的大學生。
而劇中的九人,他們都是主角又不是主角,每個人都沒有所謂的壞人之說,在他們身上我們似乎都能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很多情節自己也都經歷過,所以看完之後也會有一種又經歷了一遍大一的感覺,恰到好處而不低俗的笑點,總能讓我在看劇的時候樂個不停。
另外,不管是角色的表情還是臺詞,仔細去想都會覺得很有深意,很多場景都能讓人覺得印象深刻,陷入深思...”
在絕大所數人不看好《一起同過窗》的時候,被稱為專業劇評人的梁思美卻是明確的在自己的微博上表達了自己對這部劇的喜愛。
當然,作為一個專業的劇評人,她不可能一句“好看”就完了,洋洋灑灑兩千多字的點評,更是看出了她真的是用心去看了。
而不是被錢請過來的水軍。
所謂一個在微博上非常出名的劇評人,梁思美的發言對於一部劇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不說她之前的那些戰績,就說那七百萬的粉絲數,其中絕大多數就是按照她的劇評去選擇一些連續劇來觀看的。
這樣的有生力量加入,也終於是讓《一起同過窗》的收視再次有了長足的提升。
這也算是這樣的“流水賬”劇情的優勢,就算是很多觀眾沒有看到開頭,而是從中間開始看的,也完全不影響觀感。
在開播一個星期之後,《一起同過窗》的收視率也終於是穩定在了1.2以上。
當然,這樣的收視率別說和那些網路還沒有興起時候的那些神一般的收視率進行比較,就算是與現在最火熱的綜藝節目比也是差得很遠。
可就是這樣的收視率,卻是讓《一起同過窗》同期的電視劇中,進入了在前十的行列。
這樣的發展曲線,讓浙藍衛視有些後悔每天三集這樣的播放量了,因為這代表著這樣的收視他們可能保持的時間將縮短三分之一。
當初的時候,陳蘇是建議每天最多兩集的,但是臺裡看到首播這麼低,還是在週五週六的黃金檔,所以就算是臺長支援,最後還是沒有按照陳蘇心中的想法去發展。
只是沒想到,這部劇逆襲得這麼快,不僅逆襲了,還遠超他們之前的預期,回到了前十的行列。
關鍵是看這情況,這部劇的收視率似乎還有著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