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是民謠?”只有鄭正,看著舞臺上的張磊,聽著他的歌聲,一臉的不相信。
“不然?那你以為這是什麼?”汪東有些意味深長的看著邊上的年輕後輩,想著:也許,不用回去聽張芷曦的歌了,今天這兩首已經夠他消化一段時間的。
對於一個唱搖滾這麼多年的人,看到這樣堅持搖滾的年輕人,他心中其實是很親近的,但更多的還是擔心,擔心他們像年輕時候的自己一樣,鑽牛角尖,眼中只有搖滾,除了搖滾,其他音樂形式都感覺是盜版的一樣。
這些年走過來,他才明白,這些都是偏見。
不管是搖滾還是嗎民謠,或者是流行和其他,這些都是人來根據自己的喜好,根據歌曲不同的表達方式和情感來進行的分類。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他們是沒有區別的,它們都是音樂的一種,區別的只是人在經歷了不同階段之後,心中對某種音樂形式的偏愛。
如果是一個音樂愛好者,這種偏愛無所謂,不影響什麼,但是作為一個職業的音樂人,這種偏見會讓他走進死衚衕,看不到其他音樂的偉大。
而只有在摒棄了這些偏見之後,他們才能成為一個純粹的音樂人,他們這些人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我獨自漸行漸遠膝下多了個少年
少年一天天長大有一天要離開家
看他背影的成長看他堅持與回望
我知道有一天我會笑著對他說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舞臺上的幾人仍舊在繼續,三段故事,四句不變的副歌,除了給人一種朗朗上口的、熟悉的感覺之外?,滿滿的情懷和張磊那低沉卻又溫暖的嗓音,一下就擊中了現場的歌迷。
他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更多寄希望於未來,明知道這是一種幻想,但卻又只能如此,因為只有心中抱有如此希望,他們才能在這操蛋的日子中保持微笑。
不過今晚,他們不想微笑,他們只想放開所有一切,好好的流一場淚,如大雨傾盆,如黃河決堤的那種。
不僅僅歌迷,就連後臺的一些歌手也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跟著舞臺上的張磊輕聲唱和起來。
他們因為自己的歌手身份還比較含蓄,現場的歌迷卻沒有那麼多估計,在最後的時刻,全都大聲的和了起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
原本這首歌結尾部分,只是唱三遍副歌就結束了,可是那些歌迷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一遍又一遍,就算舞臺上張芷曦他們的伴奏已經停了下來,他們仍舊是在齊聲唱著。
似乎只要他們這樣不停的唱,一直唱,少年時心中的那片海就會來到眼前一樣。
而且他們還不是按照張磊那樣的唱法,全都是用盡全力在那吼著,有的甚至已經是完全不成調了,可他們依然是在那裡扯著嗓子高歌,就像是要把這個夜晚震碎一樣。
觀眾的熱情,讓張磊幾人對視了一眼,開心卻又無奈的搖了搖頭,然後又拿起了手中的樂器,跟著彈唱了最後三遍副歌部分,這才真正的結束了這一趴。
這也就是音樂節,所有的伴奏都是現場樂隊來演奏的,想演唱會等其他形式,還真幹不了這活。
“謝謝,謝謝大家!”張磊感謝這底下的歌迷,然後右手又虛引了一把,對著張芷曦的方向說道:“當然,我更感謝還是張芷曦,謝謝她把這麼好的一首歌的首唱讓給了我,而且是在我最喜歡的音樂節上,謝謝,謝謝!”
一連好多感謝,也說明了張磊此刻的激動。
好久,好久,他都沒有感受過這樣的現場了,自從他成名了一段時間,然後走下坡路開始,他就再也沒有回到過曾經的巔峰。
沒想到,再次感受這樣的歌迷,會是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有些意外,有些驚喜,但更多的還是感恩。
感恩有這麼好的舞臺與觀眾,感恩自己能幸運的遇見張芷曦,這個給他音樂生涯重新注入了活力的姑娘。
感謝完了之後,他們也結束了今晚的演出,準備收拾收拾東西下臺了。
而旁白串場的主持人的聲音也響了起來:“好,謝謝我們的槍炮與玫瑰樂隊,謝謝他們帶給我們的兩首好聽的歌曲,接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