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是,鄭正他們走進去了死衚衕而不自知,他卻是知道自己站在了衚衕裡,只是不知道怎麼走出去而已。
以前,因為生活的年代與環境,他所創作的歌曲中很多都是叛逆,是反抗,甚至是絕望,他也認為這些事搖滾的精髓。
那些其實也沒錯,因為那是他那時候真正的生活體現。
可是近些年,他的生活已經變好了,再去創造之前的那些歌曲,總感覺有些不對,感覺失去了音樂的本質。
太虛,太假,就算是依舊錶現的是反抗,是叛逆,但卻感覺這個反抗與叛逆沒有任何的力量。
可能這也是他一直徘徊在一線,進不了天王級別的搖滾歌手的主要原因。
這些年,他的創作慢慢開始變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所以他也一直在尋求著自己在搖滾上的轉型。
直到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了張芷曦的那首《夜空中閃亮的星》,他突然覺得,自己似乎看到了一些方向。
原來搖滾也可以很平靜,也可以不用費盡力氣的去吶喊,去嘶吼,只要音樂中的力量仍在,那他就是自己心中的搖滾。
而不管是《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還是《追夢赤子心》,也都讓他知道,搖滾不僅僅是有叛逆,有反抗,它還有著希望和堅持,有著對理想的追求。
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是雞湯,認為孤獨和狂野的搖滾歌詞才是精髓,但是他很清楚,那只是一種偏見。
搖滾也可以陽光,搖滾也可以平緩,搖滾的精髓在與自由和對命運的不妥協,搖滾是一種精神,而不是這些人所認為的某一種音樂形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非要說形式的話,那隻要符合搖滾這一流派的特徵的,且表達了有意義的主題的音樂,那它就是搖滾樂,它所表達的精神就是搖滾精神。
這些經過了歲月的理解,汪東放在心中沒有說出來,只是點到即止。
因為他知道自己就算是說出來也沒有用,眼前這個人是不會一下就認同他,因為他以前也是這樣。
這個只能靠自己個人去理解,只有自己理解了的,才是最深刻的。
“你認識她嗎?”汪東指著張芷曦問了一個問題。
“不認識。”鄭正不知道汪東為什麼突然蹦出來這麼一個問題,但還是搖了搖頭,如實的回答著。
心中想的是:難道這小姑娘還是個圈內名人?可是為什麼我一點印象都沒有,或者說她跟眼前的汪東還有什麼關係?是他的學生還是晚輩?
汪東沒有理會他的那些糾結,繼續說道:“難怪,那你應該去聽聽她的搖滾樂,聽完了之後,也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她的搖滾樂?”雖然張芷曦剛剛說她也唱過搖滾,可鄭正並沒有覺得是什麼了不得搖滾,頂多就是別人創作的,她翻唱了一遍的那種。
沒想到,現在連汪東都在推薦對方的搖滾樂,難道她真的是一個搖滾歌手?
“是的,她的搖滾樂。”汪東點了點頭,知道鄭正疑惑的他,還特意在“她的”兩個字上加重了一下咬字。
隨後還鄭重的介紹著:“記住了,她的名字叫張芷曦,她的搖滾歌曲一首叫《夜空中最閃亮的星》,另一首,叫做《追夢赤子心》!”
喜歡我成了女文青請大家收藏:()我成了女文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