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元不懂琴棋書畫、不愛飲酒品茶、對風花雪月也沒什麼興趣,小篆認真寫勉勉強強也算工整漂亮但若著急起來那字也就只有醫家人看得懂了。
哈哈,醫者的方子大概只有醫者看得懂了,對其他人來說可以用得上天書了。
至於最基本的做飯,嗯,只要做熟吃不死不就行了嗎?她又不是廚子難不成還要做出滿桌子山珍海味?
別的人小時候是怎麼樣度過她不知道,但她從記事起就是各種識記xue位經絡、藏象古方草木藥理,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事了。
前面是師父逼著她付出全部心血,後面是她自己願意付出全部心血,甚至都要往後邊排。
因為不管是製毒還是解毒都太有意思了,那種愉悅感是多少金銀珠寶都換不來的。
端木蓉和她情況差不多,兩個人年紀雖不大但卻已超過大多數醫家人。
兩人的一問一答始終行雲流水,語聲更是不急不緩,甚至讓不少非醫家人聽得入迷。
“肝膽氣滯配太沖、丘墟; 肝膽濕熱配內庭、陰陵泉: 蛔蟲妄動配迎香透四白,膽囊xue為治療膽腑疾病的經驗xue: 陽陵泉為足少陽經之下合xue,可利膽止痛,膽俞為膽之背俞xue,日月為膽之募xue,俞募相配,疏調肝膽氣機,共奏疏肝利服之功。”
“內關為手厥陰經絡xue,又為八脈交會xue之一,通陰維脈,能調理心氣,活血通絡,是以……”
陰陽水同服入藥、無根水還陽水配製之法以及五行髒器學說……
起初的論病還在醫家人及通醫理的理解之中但到後來悟元的方子讓人不明所以。
天明撓撓頭,一臉茫然去問身邊的少年:“鬼煞是什麼?地生胎又是什麼?還有生脈之毒?我原本就聽不懂現在更聽不懂了。”
“你是……巫醫?”
端木蓉突然冒出的這句話讓悟元愣住了,她撓了撓頭,不明白對方怎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句:“什麼巫醫?”
端木蓉秀眉微蹙,似乎是在糾結該不該說,半晌終於道:“有靈山,巫鹹、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十巫從此升降,百藥爰在,最初的醫者也被稱巫。我從前看過有關巫醫的記載,他們的治療方法和尋常醫者大不相同,其中用詞正如你所說。”
悟元眨了眨眼沒說話,靈山十巫的故事她從前聽師父說過,她師父要是巫醫怎麼從來沒說過?更多時候,她師父是不想提自己的過去的,她也沒敢多問,師父教她什麼她就學什麼唄。
見面前少女目中滿是疑惑,端木蓉沉默片刻索性不提,是不是巫醫有什麼關系。
端木蓉不提不代表其他醫家人就不在意,一眉目清秀相貌秀麗端正的少女小聲問身邊的老者:“師傅,什麼是巫醫?巫醫和普通的醫者有何不同嗎?”
那老者摸了摸她的腦袋,解釋道:“巫醫既可以說是分開不同的存在也可以說巫是對醫者最早的稱呼,巫知草木藥理明百毒邪症,那時人信奉巫能上達天界明神鬼之意為人帶來健康平安。”
“這就是巫醫?”
老者頷首,簡單解釋:“醫道中另有兩分支,一是道醫二是巫醫,或者說兩者才是醫道本源,因其可追溯到數千年前上古之時,十三你所學並非巫道之醫聽聽也就過了。”
小姑娘乖乖點頭:“十三記得了。”
悟元也是第一次聽這樣的說法,見老者沒有再說的意思不由追問道:“道醫是什麼?兩者之間區別是什麼?”
醫家老者多看了她一眼就像是在說你居然連這些都不知道,這才緩緩道:“最初道醫可追溯到上古時期,但其概念是以道德經中的‘道’和黃帝內經為基本理論及陰陽五行學說為辨證施治手段而發展起來,道醫修身修真之術,悟道得慧之路,治有緣人,渡有德人。”
——修身修真之術,悟道得慧之路,治有緣人,渡有德人。
悟元哇了一聲,真心實意道:“道醫聽起來就像是歷劫的仙人啊。”
那老者道:“相比神神叨叨的巫醫,道醫行事的確更像仙人,但巫醫傳承差不多斷了,還有多少人聽過巫醫之名?而那個人……”最後一句更是自己的喃喃自語。
神神……叨叨?而那個人誰?
雖然第一次聽到巫醫,但莫名就確定自己師父就是巫醫的悟元沉默了。
雖然她師父的確有點神神叨叨。
特別看重討口彩,特別忌諱民間禁忌,閑暇時總喜歡說些神鬼奇事。
她單手支著額頭又想到了師父,如果她師父還在的話那一定可以治好那位趙先生,想到趙先生頓時想到她來這裡最主要的目的。
於是又坐正了身體,看著那老者笑道:“是不是巫醫並不重要,我只是很尋常的醫道中人,你們若要問我師父呢,我就只能說聲不巧,我師父早就去世了,你們問我我又一問三不知,我師父什麼都沒告訴我,所以就別在意巫醫不巫醫了。”
姑娘一握拳,嗨嗨招呼了一圈:“喂喂,我們現在是在嚴肅認真的交流比試能不能關注一下我們本人而不是那些有的沒的?”
一群人為她的表情動作而忍俊不禁,就連最清冷高貴的雪女也有了清淺的笑意,盜跖哎了一聲,雙手環胸對著身邊人道:“我現在覺得這麼大陣仗沒必要,這兩人完全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