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就這樣輕拿輕放的過去了。
葉子笑了笑,也沒有再繼續說下去的意思。
“先去工作吧,有什麼事情之後再說。”
劉煜看著葉子的身影,點了點頭。
和葉子解開這些誤會之後,平日上下班的時候,只要見到劉煜就會和葉子打招呼。
而葉子和以前相比也沒什麼不同,總是笑盈盈的應著,兩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在某一刻也恢復如初。
但是葉子知道,那還是假象而已。
劉煜的解釋,難道她不接受嗎?
事實上葉子接受了劉煜的解釋,並且也將之前發生過的事情畫上了一個句號。
但,那也僅此而已罷了。
她相信了,也接受了。
但那就代表著恢復如初嗎?
發生過的事情還是已經發生,他們可以將這件事畫上句號,但是卻不能抹滅這件事存在的事實。
她當然可以選擇相信,選擇原諒,選擇將發生過的事情湮沒在回憶中,但是卻不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
劉煜對於自己的不信任,葉子不可能輕易抹滅掉。
有些事發生了第一次,就會發生第二次、第三次,以至於今後可能會不斷的發生過樣的事情,只要你還把這個人放在身邊,還和他交心。
很多時候有些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偶然,而是一個人內心想法的體現。
如果說這件事上劉煜是受人哄騙,是因為身邊的人都這麼說,以至於潛移默化讓他心裡也有了這樣的想法。
這件事上的錯誤並不在他,他只是受了身邊人的影響罷了。
要知道一個人是很難和一個大環境去做對抗,很難在一個環境下保持自我。
不是有句話叫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嗎,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但那何嘗不是一種狡辯?
一個人的內心不堅定,才會給人有機可趁的機會。
所為環境確實可以改變一個人,但也可以成就一個人,問題就在於你是如何看待這個環境,想要用怎樣的態度去對待它。
葉子知道,劉煜最終還是屈服於環境。
兩人之間相處這麼久,各自都認為是對方很好的朋友,但是卻並沒有做到。
葉子不知道在謠言盛行的時候,劉煜到底有沒有相信過她,有沒有想過她並不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即使身邊的人如何懷疑,如何抹黑,葉子心裡都不在意。
因為這並不是一件值得讓人傷心的事情。
那些人從來都沒有了解過她,她又有什麼可怪的呢?
人本來就很容易隨大流,很多時候也容易失去自我,這個時候失去判斷力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果劉煜只是聽之任之的話,葉子可能心裡還不會這麼在意。
但是在對待這件事上,劉煜還帶上了自己對此的思考。
他是經過自己的考慮之後才下了這個結論,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才得出這麼個結論,並不僅僅只是隨波逐流而已。
這一點比隨波逐流更讓人難以接受,因為這是出於人的主觀意願而決定的事情,說明劉煜所說的那些話代表著他的主觀意願,代表著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