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張第一天,因為買一送一的原因,豆漿賣出去了八十碗,豆花八碗,普通豆腐賣出去十七塊,炸豆腐六塊,豆飯十幾碗。豆腐菜還沒有開啟市場,麻婆豆腐賣出去三盤,椒鹽豆腐兩盤,拌豆腐兩盤,總計下來,一共得了二百四十多文錢。
這樣的成果,喜得大家臉上都帶著笑。
要是能一直這樣下去,刨除成本,一個月可以賺上五兩多的銀子。
希望在開業前三天的大酬賓過去以後,還能保持這樣的成績。
“二狗哥,咱們的豆腐賣不出去,要不明天我還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去賣吧。”宋石生見豆腐賣的不好,這一天賣出去的豆腐,還不如他當貨郎的時候賣的多,就把宋辭叫到一邊悄悄地與他商量。
要是可行,他順便還能逃個學,再不用跟著大哥學寫字了。他和那些東西,是誰也不認識誰。
“現在就這麼壓榨你自己,你是想一直當個小矮子呀,還想要長成鄭方哪個樣子嗎。”半大小子,自然是不可能不幹活的。可是石生一大早就跟著起來做豆腐已經很辛苦了,頂著大太陽的,再到處去叫賣,這是真不想長高了吧。
宋石生訕訕地,他當然想要長高了,還想要比鄭方長得更壯,比鄭方更要有本事,“我只是想著,能多賺一點兒是一點兒。”
“不差這一點兒,咱們剛開張,慢慢來吧,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而且咱們店裡的客人還要你招待呢,你大哥不像小二、二哥嘴笨,咱們店裡少了你可不行呀。”
“我有這麼重要嗎?”宋石生見宋二狗把他都誇得天上去了,嘴巴咧的大大的。
“重要,你最重要。”宋辭敷衍了他一句。
傍晚,豆腐鋪子快要關門的時候,宋辭林小河和來湊熱鬧的宋老孃宋二叔宋二嬸阿梅等就要回村子去了,宋辭林小河明天再來。
鋪子後面的三間住宅,宋鐵生夫夫、宋辭夫夫、宋銅生宋石生兄弟兩個人一間,作為歇腳的地方。
因為看鋪子、和早起做豆腐的原因,宋鐵生和大哥夫決定常住在鋪子裡,孩子們就由宋二嬸在家裡照看著。
宋銅生、宋石生哥兒倆好比社會主義的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兩個人流動性比較大,哪裡需要他們就會哪裡去。現在明顯是豆腐鋪子比較重要,兩人都留在了縣城,明天早起豆腐。
宋辭要是帶著林小河住在鋪子,不放心宋老孃一個人在家。若是他自己一個人住在縣城,則是不放心家中老孃和漂亮媳婦了。故而,他就懷著一頂點兒地內疚,心安理得地奴役三個堂兄弟了。
每天早出晚歸,來往於大坪村和縣城之間。
活兒幹的最少,分成拿的最多,就是他了。
不過,誰讓菜譜方子都是他的,宋辭還是很有底氣的。
大坪村的驢車已經回去了,一行人到了城門口的時候,趕上了隔壁南莊村的牛車。
“娘,車上晃,你靠著我吧,我年輕不怕顛。”林小河總是抓住機會就要體貼宋老孃一回,是寧願讓宋老孃煩他了也不會讓她覺得被冷落了。牛車就是一個大板子上安著四個輪子,十分簡陋,路面不是很平整,坐起來搖搖晃晃的,林小河才有此一問的。
這兒媳婦當的,宋辭都要嫉妒了,一直懷疑他這個媳婦是娶給他孃的。選擇性忘記了這其中還有他的手筆,他自己又是如何慫恿林小河孝順他孃的。
“你今天幹活兒也累了,自己管好自己吧。”
今天見到林小河在廚房炒菜刷鍋刷碗的那麼賣力,宋老孃哪裡好意思再欺負他。
雖然林小河到他們家後長出了一些肉,看上去依舊瘦瘦小小的,那小身板哪裡經得住她一靠。
“娘,我一點兒都不累,你要是坐著不舒服就給我說呀。”林小河笑著道,說著還去扯宋老孃的袖子,撒嬌撒的好像他是宋老孃親生的一樣。
“去去,這麼多人看著呢,別拉拉扯扯地。”
隔壁村人和大坪村也就隔了一個不高的小土坡,大多數人也是認識宋老孃的,見這情景也忍不住來湊趣。
來縣城賣荷包的馮家嫂子,“宋大姐呀,你真是有福氣,這兒媳婦比自己生的也差不了多少了。”
帶著孫女來賣菜的劉姥姥,“還是你會教兒媳婦,我家的那幾個整天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快要吵翻天了,這不我現在每天來縣城賣菜,就是躲著他們呢。”
聽別人誇自己,宋老孃努力壓著翹起的嘴角,那一副要笑不笑的樣子,顯得有些僵硬,嘴上卻是謙虛地道,“他哪裡有你們說的那樣好,小討債鬼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