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蔓菁兩眼一瞪“大哥這話說的不對,娘是讓你們照顧好自己,不是讓你們忍氣吞聲,受人欺負!”
小志遠和小天龍相互看了一眼,重重的點點頭,看著孩子們懂事的模樣,姚小谷心中卻泛起一片酸楚。
雖然這些年她極力彌補,可父愛的缺失總歸是一種遺憾,隨著孩子們逐漸長大,這種影響會逐漸顯露。
王家學堂距離他們所住之地隔著好幾條街,日常上下學肯定要安排馬車接送。姚小谷和洪二爺商量了一下,決定把這項重任交給學了兩年洪拳的李青。
兩位小少爺第一天上學,所有人都很激動,天不亮就起身守在院子裡,只為親自送倆人出門。
兄弟倆吃過花嬸精心準備的早飯,挎上婆婆親手縫製的書袋,在眾人的鼓勵聲中,滿懷激動地爬上了馬車。
小蔓菁眼眶發紅,但卻倔強的不肯落下淚來。姚小谷摸了摸女兒的小腦袋,也跟著上了馬車。
此刻正是大街上最為熱鬧的時候,南來北往的商人,挑擔拉車的小販,甚至還有一些坐著八抬大轎,前呼後擁的官員。
李青駕車的技術一流,縱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之中午,也絲毫不覺得緊張。
王家學院建立之初只是一個狹小的別院,滿打滿算也只能容納二十來個學生。
隨著這些年的風發泉湧,學院的面積也是一闊再闊,如今遠遠望去彷彿一座風景如畫的園林,再加上朗朗如歌的讀書聲,的確讓人心之嚮往。
從馬車上下來,姚小谷一眼就被大門兩邊那副氣勢恢弘的對聯所吸引,看得出來題這幅字的人一定是一位筆力深厚的書法名家。
“一水長流池不涸,兩賢互搓道終同”,高居頭頂的牌匾上則刻著硃紅色的四個大字。
王家書院!
兩個孩子幾乎是一眼就喜歡上了這裡,他們手拉著手興沖沖的跳上臺階,卻被看守的門童給攔了下來。
門童仔細地審視著他們的打扮,眼中不由得露出懷疑之色。
來這裡讀書的學生幾乎全都出生於富貴之家,恨不得一個人來唸書,一群人跟著伺候,像眼前這般衣著樸素,孤單清冷的場景還真是不多見。
姚小谷從懷中取出那兩份戳了印章的報名表,門童接過去仔仔細細的檢查了一遍,終於開啟半扇門放他們進去。
園內的佈局和現代的大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學生們按照年紀劃分,安置在不同的院落之中,彼此之間互不打擾。
一進門靠左手的位置有一座二層小樓,專供先生們課間休憩之用。在門童的指引下,姚小谷帶著孩子來到二樓的院長室。
柳夫人的祖父已到杖朝之年,平日裡很少出山,如今的院長是柳夫人的堂兄,名叫王旻彥,雖然不及祖父經天緯地,但也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
王院長也曾入朝為官,只可惜缺少點運氣,在宦海沉浮了二十多年依舊沒有什麼大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