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慧的問題讓孟縈感覺,這性子豪爽,也是有毒的!
這還有經驗要傳授麼?孟縈自己都沒想明白,到現在她還有些稀裡糊塗,怎麼就突然娶了八位夫郎。
“哎呀,我一直都是稀裡糊塗地過。,不過好在父親極少插手我房中之事,我將後院都交給夫君打理,聽從他的安排,按部就班,自然煩心事也就少。若是有人不守規矩,那就狠狠懲罰。
我覺得姐姐的煩心事與家中長輩關係比較大,若是姐姐將後院全部交給李兄打理,姐姐的長輩不插手,或許日子就能安寧下來。”
可不就是這樣,太郎君孟翕和除了最初給孟縈送暖情酒,後來見她接受了多個夫郎和平共處,便沒再插手她房中之事。孟縈將所有夫郎都交到蕭瑾瑜手中,聽他安排,她按照規矩來。大家覺得公平合理,便不會鬧起來。
可高明慧父母長輩插手過多,影響了他們夫妻感情,也導致家宅不和。不過也能理解,若是幾世同堂,家庭內部人際關係複雜,各種利益交纏,肯定難以做出公正的選擇……
再說樂山和樂水跟虹霓和虹霽在暖房裡玩得不亦樂乎,樂山和樂水平日裡被李侃如教育得很好,他們畢竟大一歲多,也明顯懂事多了。四個加起來不足十歲的孩子在一起,竟然聊得熱火朝天。
等李侃如下衙來到孟府,蕭瑾瑜、沈靈均和衛慎行已經回府。孟縈和高明慧在清韻院花廳聊天,看著四個孩子在那裡看啟蒙畫冊。這些啟蒙畫冊是孟縈和十一郎聯合畫的,大小正適合孩子看。
樂山和樂水都沒見過這樣的畫冊,他們看虹霓和虹霽看得津津有味,好奇地看了一眼,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兩人沉迷其中,虹霽愛說話,還給他們講畫中的故事,講得斷斷續續,但孩子們交流都是連蒙帶猜,你懂的,他們四個之間交流無障礙!
一直到吃晚膳的時候,四個小傢伙都戀戀不捨地放下啟蒙畫冊。李侃如不知道是什麼書卷,讓這幾個孩子連吃飯都不積極了。
他掃了一眼,發現並不是市面上賣的啟蒙讀本。他隨手翻了幾頁,竟然覺得特別有意思,意趣橫生,畫多字少,簡潔的畫風,正適合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忙問道:“縈娘,這些畫冊從哪裡購得,很是有趣!”
“是我和十一郎畫的,我們見虹霓和虹霽平日裡無聊,便想用畫冊的形式教他們明事理、識字。沒想到,她們還挺喜歡,所以,我們就按照她們的年齡成長階段,堅持畫了不少畫冊。”
“兩個狀元的手筆果真與眾不同,你們應該找書肆將這些畫冊印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也算功德一件。若是你們出這些啟蒙畫冊,我首先要購買幾套自用和送人。”
“經李兄這麼一說,看來娘子得購買一家書肆,用來出版這些畫冊。”十一郎笑著說道。
這廝總算說了件靠譜的事兒,誰知他隨後又道:“我記得娘子以前喜歡看話本,若是有了自己的書肆,豈不是想看誰的話本就印誰的話本?”
看話本,那是上輩子好不好,這輩子哪有時間看話本?這廝果真不可信,什麼話都說。
不過李侃如和十一郎的建議,倒讓孟縈想起,她的確應該購置一家書肆,這樣有需要印刷時,能更方便一些。另外,她想起前世初高中時,用的試卷多是蠟紙刻板印刷,那比現在的活字雕版印刷更簡潔方便,造價也更低。為了更多的人能夠讀書識字,她覺得有必要推廣開來。
目前大家讀不起書,一是束脩過高,二是書本太貴,最重要的是現在的啟蒙教材太過枯燥乏味,總是要不停地背背背,孩子們厭倦了,哪裡還能學得好。
孟縈還想到,若是她將蠟紙刻版印刷研發出來,豈不是可以辦報紙了,想起來還真是讓人興奮。
孟縈在這廂獨興奮自腦補,那四個加起來不足十歲的小朋友們卻有點鬧得不愉快,他們好像起了爭論。
高樂山:“虹霓妹妹,母親說帶我和妹妹到孟府來,你是姨姨的孩子,怎麼不姓孟呢?”
高樂水:“就是啊,就是啊!你看我母親姓高,我和哥哥也姓高。”
蕭虹霽:“我知道啊,因為我和姐姐跟爹爹姓!”
蕭虹霓:“我們是跟皇祖母姓的,名字也是皇祖母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