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老頭抹了把眼淚兒,蹲在門檻邊嘆了口氣兒道:“這事還得從三百年前兩村兒的恩怨說起。”
三百年前,大陽村跟陳家村兒還都是隻有十來戶的小村子,村裡人都以種桑麻為生。
當時,有一條河流經兩個村子,天幹時兩村裡的人都用這河水灌溉桑麻田。
有一年天極幹,別的河塘都幹了,只有那條貫穿兩個村子的小清河還有點水。
住在上游的陳家村為了能多用點水,就暫時把河給堵住了。
這一舉動讓大陽村的人極為不滿,雙方為此還發生了群毆。
結果,在這場混戰這中,兩個村裡都被打死了人。
兩個村兒的怨恨就這麼結下了。
“過一百多年後,隨著村裡人漸漸增多,兩個村子的人為方便用水挖了很多坑塘。”陳老頭咳了聲繼續說:“傳說中的小清河也慢慢幹了。”
說到這裡他嘆了口氣:“但是兩個村兒的恩怨還是一直沒解開。”
蘇林林挑了挑眉問:“既然不搶水了,哪為什麼還是沒有開結恩怨?”
陳老頭苦笑一聲:“因為兩個村兒裡種出來的東西都一樣,拿到集市上買啊,難免有個爭執。”
這倒也是,自古矛盾皆因利益而起的多。
隨著陳家村跟大陽村越來越大,兩村種的桑麻也都越來越多,有心採買的人一定會有所比較。
一開始雙方的東西都差不多,雖然雙方都使盡辦法搶對方生意,但總算都能有所收入。
“後來呀,我太爺爺那輩兒時,陳家村後山刨出來一眼靈泉。”老陳頭滿露笑意道:“我太爺爺偶然拿那靈泉的水澆灌了棵桑麻樹。”
說到這兒,他雙目放光的說:“你猜怎麼著?那棵樹上結的麻絲啊,光潔如玉,根根堅韌,據說在太階底下還能閃閃發亮。”
從此之後,陳家村的桑麻名聲大噪。
隨著陳家村不斷擴大桑麻種植,大陽村人漸漸生計維艱起來。
本來,陳家村倒也沒有把路都做絕,雖然桑麻絲産量日漸增加,但因絲質華美,品質上乘。
村裡人把麻絲價格提高了一倍。
這樣,也算是間接給大陽村民一條活路。
但是,大陽村民可並不這麼想。
因為陳家村日益富裕,附近的姑娘們都爭著嫁過來,反觀沒落的大陽村,越來越多的小夥子打光棍。
說到這裡,陳老頭輕嘆了一口氣道:“事情壞就是壞在這婚嫁上哪!”
是啊,一個村子不怕貧寒,就怕人口凋零後繼無人吶。
一個被大陳村兒退婚的新娘子,轉而嫁到大陽村。
因為夫家娶了新人之後,一貧如洗,新婦不得不思量掙錢門路。
而陳家那個因為見新娘不夠美,而執意把人退回去的那個小子,見她過的實在貧寒,不由心生憐惜之意,肯求家人讓她到自家桑麻園做短工。
久而久之,那小子依願娶了美嬌妻之後,與美婦妻子性子不投,反而見被退婚的女子越來越順眼。
“他們都說陳家村被一個女人毀了,但是,其實被人算計也是從村正家的獨子開始的。”陳老頭長嘆一聲說。
村正之子多次向被棄之婦表白被拒後,竟然起了強行霸佔之心。
結果,逼得那婦人投井自盡,而那口井正是當初被發現的靈泉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