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餘生隕落前已是天下最強修士,到了這個境界,但凡體內還有一絲靈氣就難以死亡。那魔靈若強橫至可將顧餘生形神俱滅的地步,大可鏟除天下正道,根本無需躲在暗處。可現實就是,釋英嘗試了不下十種招魂之術,卻始終尋不到顧餘生魂魄。
也是那時,他看著空無一物的茫茫雪地,方才相信,顧餘生當真是以元神兵解,與魔靈同歸於盡。
釋英是東靈劍閣唯一的醫修,死去弟子的屍身都會交由他驗明死因。就像是過去替每一個劍閣弟子蓋上棺木時所做的一般,施展時光回溯之法前,他也將顧餘生屍身細細檢驗了一番。
顧餘生一生受創無數,尋常傷疤都在結成元嬰脫胎換骨時褪去,唯有右肩一處劍傷至死都未消失。
此傷有些年頭了,外表只是銅錢大小,顏色已然淡化,其上不存毒素詛咒,不像是高手所為。更奇怪的是,釋英複原出的傷痕紋路,竟是出自顧餘生歷來所用的拾花劍。
能從背後刺傷顧餘生,又拿著他的佩劍,定是他毫無防備之人。釋英確定顧餘生繼任掌門後不同任何人親近,事情應當是發生在他少年修行的這四年。
膽敢刺傷東靈劍閣掌門,這樣的人釋英怎會允許他活在世上?
所以,他必須尋到拾花劍,然後將那人揪出來。
而今,師徒二人便已在前往禦劍山莊的路上。
沈逢淵的相人之術果然不錯,顧餘生對靈氣的感知能力極其一般,體內雖生成了真氣,待到完成築基精氣合一,時間已是初秋。好在他雖不擅吸收靈氣,體內真氣卻是極為節省,但凡靈氣入體就悉數收進丹田,竟是一絲也沒吐出。
修士功法皆是五行之中取其一,似這樣囫圇吞棗什麼靈氣都要的修煉方式簡直聞所未聞。按理說此時的顧餘生應已靈氣逆行經脈爆破,可他一切如常,甚至體質還因此強健了起來,也是怪事一樁。
禦劍山莊所在的楓源山城位於東靈劍閣西側,也是三千靈山中唯一的城鎮,顧餘生前來拜師時便曾於此地落腳。彼時尙是初春草木抽新,如今再至,霜葉已是紅勝二月繁花,少年這才體會到何為修真無歲月。
穿林峰只有顧餘生一個弟子,在劍閣眾人眼中他便相當於釋英的衣缽傳人,築基一成沈逢淵便送來一柄玄鐵長劍以示祝賀。此劍乃地階下品法寶,許多修士結了金丹都不一定能求得,顧餘生當時已是震驚,誰知釋英只隨意把劍一扔,叫他先將就著用。
與顧餘生同時入門的三人還在鍛體階段,少年特地詢問過,歷來新弟子入門從沒有每日以丹藥養著的待遇,越發確定釋英待自己好得非同尋常。
他們相處已有數月,顧餘生多少知曉了師父性情,這人就如深山老樹一般不問世事,他若不前去請教修煉疑問,釋英甚至可以數月不說一句話。他的師父雖已化作人形,卻還如草木一般活著。
這樣的人唯獨對他上心,顧餘生雖想不清緣由,內心也是極為動容。因此只要是釋英吩咐定然一絲不茍地完成,日夜勤修毫不懈怠。
此時隨師父走在楓源山城街道,少年對身側熱鬧坊市充耳不聞,眼神時刻都跟著釋英,見這人面上依舊古井無波,這便尋了個話題主動開口:“師父,聽聞禦劍山莊和我們關系並不和睦。”
經過數月修行,顧餘生身形已比過去健碩,身著青衣背負長劍,任誰見了都覺是個外出歷練的名門弟子,全然不會想到他之前的落魄模樣。自己打理的樹木長勢良好無疑是件喜事,釋英看著他,眼眸流露出一分滿意,淡淡回答:“確切的說,當是水火不容。”
禦劍山莊是南方成名已久的正道門派,因擅長鑄造兵器,在修真界名聲極好。顧餘生此前從未聽聞他們有何惡跡,沒想到竟與東靈劍閣勢同水火,不由問:“為何?”
“禦劍山莊三位莊主曾輪流被沈掌門揍過一頓,他們聯合南方三大門派發起征討,怒斥東靈劍閣太過霸道。於是掌門的一眾徒弟就讓他們見識了一番何為真正的霸道。”
釋英此言語氣非常平靜,顧餘生卻能想象出當時的兇險。被四個正道名門聯手進攻,就算是當前幾個最強的邪道門派也甚少有這樣的待遇,他雖相信東靈劍閣不會無端欺淩旁人,面上卻也有了幾分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