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沖鋒者”429號成功穿過日冕層50萬公裡處的超高溫帶的一瞬間,標誌著一個新的時刻來臨了,經過了長久的努力之後,人類終於實現了人在飛行器穿越炙熱的日冕層直達太陽的壯舉,當“沖鋒者”429穿越超高溫帶的畫面被傳回地球的一瞬間,監測控制大廳立刻沸騰了,人們歡呼雀躍相互擁抱來慶祝這一偉大的時刻。當畫面透過直播傳遞到世界各地的時候,全世界人民都激動不已,人類終於突破了那看似無法突破的屏障,既然能夠突破這正障礙,那麼接下來找出太陽活動放緩的原因也就不難了,全世界人民都堅信,在不久之後人類就可以解決太陽的放緩,就可以把溫暖找回來。
“沖鋒者”429號成功穿越日冕層本來就是在預料之中的,但當這一可真到來之時,所有的科研人員無不落下了激動的淚水,這一刻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對人類來說太重要了,只有完成了這一步,才有可能解開太陽放緩的根本原因,才能讓人類找回溫暖的道路更進一步,然而,所有人心裡也都清楚,要解開太陽放緩的原因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也有可能我們人類耗盡所有的時間也無法解開太陽活動放緩的原因,就算能夠找到原因,我們究竟有沒有能力恢複它,還只是個未知數,畢竟那裡離我們太遠了。
“親愛的同事們,今天我們很高興的看到“沖鋒者”429號穿過了日冕層,馬上就可以近距離的觀察太陽了,大家對於下一步的工作有什麼看法。”王新陽問道。
“總指揮,現在衛星已經穿過了日冕層,對於太陽的近距離觀察馬上就可以開展,很快我們就可以接收到衛星傳回的太陽表面的活動資料,但是我們都知道,太陽就像一個巨型的核彈,而且是一個持續不斷的發生著核聚變,持續不斷的釋放巨大能量的核彈。
我猜想現在太陽的活動放緩,可能是太陽內部的核聚變材料消耗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出現的正常現象,這種現象肯定有他的互動規律,只是我們有能力對太陽進行檢測和研究也就很短的時間,尤其是可以近距離觀察太陽更是前所未有,所以要找出其中的規律應該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首先根據太陽表面活動的資料分析現在太陽能量釋放的基數,按照太陽放緩的速度來說,現在太陽釋放的能量,每時每刻都在減少和降低,這一切對於太陽來說沒有什麼影響,但這卻是我們人類要繼續生存下去所無法面對的。我的個人看法是,“沖鋒者”429號一直停留在太陽的近地軌道進行觀測,等到它的正常工作壽命臨近結束的時候,再降落到太陽表面去,更近距離的接觸太陽。
另外,現在後續的“沖鋒者”系列衛星也在不斷的發射升空,但現在我們發射的沖鋒者除了進行探測日冕層低溫通道的之外,沖擊超高溫帶的衛星還是和429號是一樣的,現在我們應該立即著手開始準備能夠對太陽鑽探深入到太陽內部進行探測的衛星的總裝工作了。
先期的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各項裝置現在都在檢測之中,預計下個月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測試工作,到時候我們就可以深入到太陽更深的內部去,在鑽探轟炸裝置還沒有到位之前,我們可以使用現有的“破甲者”和“沖鋒者”對太陽開展淺表層的轟炸探測。”海濤說道。
“對於海濤的思路大家有神其他意見?”王新陽繼續問道。
“總指揮,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海濤的思路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我感覺稍微有點保守,我們可以發射超級“破甲者”和衛星一起穿越到太陽的近地軌道上去,利用超級“破甲者”的沖擊力,我想我們起碼可以深入到太陽的5萬米的深處,而如果只用衛星攜帶的小當量“破甲者”也僅僅能炸開不到2萬米的深度。按照我們的計算,超級“破甲者”對超高溫帶轟炸所形成的低溫通道的時間完全可以允許“沖鋒者”衛星和另一臺超級“破甲者”進行穿越,只要設定好時間和距離就可以了。”諾婭說道。
“是的,現在我們大量的計算資料都顯示,諾言剛剛說的問題,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不僅僅是可以容許一臺超級“破甲者”,而是這5秒多的時間,完全可以允許5個以上的飛行器進行穿越,近期我們一直在對穿越的時間點進行反複的測算,現在整個穿越程式已經完成了初步的設定,在進行幾次模擬實驗就可以用在超高溫帶的穿越上了。”羽靈說道。
“恩,這個思路很好,如果有更多的超級“破甲者”跟衛星一起穿越了日冕層,那麼我們對太陽的轟炸勘探深度也就會增加很多,米歇爾對太陽表面的探測有什麼想法?”王新陽問道。
“總指揮,根據整個團隊對近期太陽活動資料的分析,現在太陽的活動放緩速度又加快了不少,太陽釋放的能量越來越少,根據資料分析的結果,現在大體猜測的分析是,太陽由於長期連續不斷的核聚變反應,造成太陽的核同位素消耗到達了一個峰值,在這個峰值時期,太陽淺層的參與核聚變核同位數量逐步減少,就造成了核聚變活動量的減少,而不是聚變活動放緩了。
最貼切的形容就是,爐子裡的柴火變少了。雖然還一樣在按照正常的速度釋放能量,但釋放能量的規模就少了很多。至於怎麼樣才能使太陽淺層參與核聚變的和同位素數量恢複正常,現在還沒有什麼思路。”米歇爾說道。
“那好,今天的討論就先到這裡,羽靈和你的團隊盡快完成穿越流程的審定,在沒有完成之前,“沖鋒者”衛星就按照現在的情況進行發射,一枚接替另一枚的探測任務,並實時監測前一顆衛星對太陽表面的沖擊試驗。”王新陽說道。
2078年3月19日,“沖鋒者”429號衛星穿越日冕層在太陽的近地軌道已經持續執行了5天了,在這5天的時間裡,“沖鋒者”429號傳回了大量的太陽活動的資料,為人類能夠更加詳細瞭解太陽,開展下一步的沖擊太陽表層的行動,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根據地面控制大廳的科研人員的設定程式,“沖鋒者”429號沖擊太陽表層的行動馬上就要開始了,它的行動將會由“沖鋒者”458號進行全程的檢測。
行動開始,“沖鋒者”429號調整飛行姿態,將沖擊位置座標鎖定之後,它開啟發射倉將隨身攜帶的200萬噸tnt當量的“破甲者”釋放了出去,“破甲者”一經脫離“沖鋒者”429號就開起了全力的加速,它要依靠強大的動能和堅硬的外殼盡可能深的穿到太陽的表層之下再進行引爆。
“破甲者”就像一個無畏的戰士,飛速的沖向了太陽,每秒鐘350多公裡的速度形成的強大的動能穿透力是前所未有,就在“破甲者”接觸到太陽表的面的一瞬間,由於沖擊所帶來的強大能量,將它所撞擊位置的太陽表層物質四濺開來,向下再向下,當“破甲者”的動能消耗殆盡的時候,它已經鑽到了太陽表層的近2萬米的深處,隨著一次距離的核爆炸,“破甲者”200萬噸tnt當量的能量被瞬間釋放了出來,這股巨大的能量將它周圍的構成太陽表面的物質炸上了天,一個深約2萬米的大洞在太陽表面形成了,當這股能量逐漸消耗完成的時候,大坑周圍的太陽的物質開始向著大洞壓來,這時候爆炸産生的高溫已經降了下來,“沖鋒者”429號就在這一刻,順著“破甲者”轟炸出的大坑,穿進了太陽的內部,並隨時對太陽表層的物質構成成分進行分析,透過與“沖鋒者”458號的資訊互通傳給458號。當429號穿到“破甲者”轟炸形成的大洞最底層幾分鐘之後,打動周圍不斷活動的太陽表層物質就完全擠壓過來,將429號深深的埋在了太陽的2萬米左右的深度,它再也傳遞不出任何的訊號了。
幾分鐘後,429號沖擊太陽表層所獲取的資料透過458傳遞回了地球指揮大廳。
“總指揮,沖鋒者429號沖擊太陽表面的行動結束了,現在458號傳回了,429號沖擊太陽表層的全部影響,以及對太陽地表以下2萬米深度的物質構成資料,這些資料現在還是以資料的形式傳輸回來的,不能夠立即知道到底有哪些物質。”李天雷彙報到。
“好的,立即把資料給米歇爾等人,以便分析對這些資料進行詳細的分析,瞭解太陽表層的物質構成。米歇爾,你們大約需要多長時間能夠分析完這些資料”王新陽說道。
“總指揮,這些資料的分析大概需要天之後,我們就能夠拿出確切的分析報告。”米歇爾回答道。
“好的,你們紮進去做吧,羽靈,關於多飛行器同時穿越超高溫帶的程式設定完成了嗎?”王新陽轉向了羽靈。
“總指揮,現在的程式設定已經完成,不過按照我們的思路,首先我們可以一次進行3個飛行器的同時穿越,這樣我們更有把握,之後我們根據穿越的實際資料,在增加一次性穿越飛行器的數量。”羽靈回答道。
“好的,海濤、史密斯,對於下一步的多飛行器同時穿越,你們有什麼看法。”王新陽轉向了海濤。
“總指揮,我的思路是,現在對太陽的表層的沖擊並不是擁有更多的超級“破甲者”就能到達太陽的更深處,因為“破甲者”轟擊出深坑是有時間限制的,而每一顆“破甲者”進入這個深坑的時間也必須精確計算,只有爆炸的能量和高溫消退到一定的程度,下一顆破甲者才能跟進。而隨著深度的增加,“破甲者”轟擊所造成的能量沖擊效果也會越來越弱,超級“破甲者”的連爆可以把深度增加到5萬米。再加上一次三連爆最多也就只能增加2萬米左右,而這個坑道的儲存時間可能只有不到3秒鐘,也就是說現有的依靠轟炸僅需深入到太陽的更深層的思路是走不通的。
就這次破甲者的轟炸效果來看,已經完全顛覆了我們以前的猜想。要想進入太陽的更深處,我們就必須使用鑽探裝置,在“沖鋒者”衛星上安裝轉探裝置,利用動能持續不斷的向太陽的深處挖掘,並透過超強的穿透發射器,將訊號發射出來。現在超強穿透發射器正在試驗之中,預計穿透能力可以達到25萬米左右。由於“沖鋒者”極強的材料和冷卻裝置,“沖鋒者”完全可以在太陽的內部進行穿行,在我們先前的預測中的太陽地表以下20萬米的溫度會達到3萬攝氏度左右,按照最近對太陽的監測資料顯示,太陽地表以下20萬米深處的溫度估計不會達到1.5萬攝氏度左右,在這樣的溫度下,“沖鋒者”的使用壽命會減少80,但是隻要能夠深入到那裡去,我們就可以很快獲得資料,也不需要多麼長的時間。”海濤說道。
“我跟海濤想的差不多,現在困擾我們的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是日冕層的超高溫帶,它的存在令我們發射飛行器前往太陽的路受到了極大的阻礙,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來突破的,而我們要對太陽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就需要更大的飛行器攜帶更多的裝置,這勢必會對突破超高溫帶增加難度。我的思路就是在試圖解開太陽活動放緩的謎題的時候,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尋找可以穿越超高溫帶的通道上,只有找到了超高溫通道,才能按照我們對太陽探測的需要,發射任何型號的飛行器前往太陽。”
“恩,你們兩個的思路說到了點子上,現在我們突破超高溫帶消耗了飛行器的絕大部分能量,那好,接下來,我們全力搜尋日冕層中的低溫通道,你們在材料上也要繼續努力,因為下一步我們還不知道會遇到什麼難題,以現有的材料能不能解決很難說啊,大家繼續努力吧!”王新陽說道。
“是總指揮,我們會加倍努力的。”大家一起說道。
時針在不停的轉動,為了應對太陽活動放緩造成危機,全世界人民都在努力的奮鬥著。現在離“沖鋒者”429號沖擊太陽表層的活動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了,一直在實驗室裡根據衛星傳遞回來的資訊進行計算和分析的羽靈和米歇爾等人,終於把這一次沖擊太陽表層的資料分析完成了。
“米歇爾,我感覺這個已經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想象,太陽的表面根本不存在核聚變活動,現在我們獲得太陽表面2萬米左右的資料也顯示,至少在這個厚度裡面也不存在核聚變活動,那麼太陽的核聚變是否真的存在呢?”羽靈說道
“這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以前一直認為太陽的核聚變活動是存在於太陽的整個星體內外的,太陽也是靠著不斷的核聚變在釋放著強大的能量,現在看來這一切還真的是很難說啊!不過太陽的表面和表層沒有核聚變活動,不代表太陽的內部沒有核聚變活動,否則太陽這麼巨大的能量是從何而來的啊!”米歇爾說道。
“這個一時之間很難解釋清楚啊,只有等下一步對太陽更深層的探測解開謎團了,現在我們就把分析的結果報告給總指揮,讓大家集體討論一下再說吧。”羽靈說道
“好的,現在也只能這樣了,做了這麼多年的太陽研究,說到底是白忙了一場,太陽真的是太神秘了。”米歇爾無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