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8年2月6日,位於中國古都西安的聯合國糧食署的新聞發布大廳內人頭攢通,昨天剛剛參加完應對太陽異常聯合指揮部新聞發布會的世界各地的媒體記者,今天紛紛來到了聯合國糧食署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來向全世界人民轉播和報道,昨天全世界各國首腦開會的主題。
8點30分,聯合國糧食署署長魯田青和聯合指揮部總指揮王新陽來到了發布會現場,首先聯合國糧食署署長魯田青走上主席臺開始講話。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知道由於太陽活動放緩造成的地球低溫幾個月來一直在我們身邊肆虐,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了不便,而在以後由於氣溫過低,今年的全球糧食生産會出現減産,關於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的氣溫變化,由聯合指揮部的總指揮王新陽先生來給大家進行解讀。”魯田青說完,王新陽走上了主席臺。
“女士們,先生們,為了應對太陽互動放緩造成的低溫,我與前天來到了聯合國糧食署,向前世界各國的領導人彙報現在我們面對的危機,今天在這裡我把這一情況向大家做一下解讀。
由於太陽活動放緩造成的低溫,今年冬天地球上的溫度比正常年份低了近50攝氏度,這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在這場嚴寒中有無數的人被奪去了生命,為了對抗這場嚴寒,無數的能源開採工人、運輸隊員、媒體記者等等的英雄在這次嚴寒中犧牲了,在此我們為那些在嚴寒中犧牲的英雄默哀,向他們致敬。”現場所有的人此時都陷入了一種沉沉的憂傷之中,自從嚴寒開始侵襲,已經有數十萬人被奪去了生命。
“女士們、先生們,那些無畏無懼的英雄的犧牲,不是為了讓我們陷入沉痛回憶的,他們的犧牲是我們努力向前的動力,我們只有攜起手,心連心共同努力來應對這場危機,來打贏這場戰鬥才能對得起他們的努力和他們的犧牲。
未來的形式很不樂觀,由於氣溫過低的關系,今年的全球很大面積的糧食産區都將無法進行糧食生産,由此會造成很大比例糧食減産。而這種情況到了明年會更加的惡化。現在全球範圍內糧食儲備還夠我們消耗幾年的時間。為了我們的糧食儲備能夠為我們創造更多的時間來應對這場危機,我們必須真愛每一顆每一粒糧食,不要出現絲毫的浪費。雖然今年很多的糧食産區會出現無法開展糧食生産的情況,但是我們會開發那些以前由於高溫、幹旱無法從事糧食生産的地區來增加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産量。請大家放心,只要我們緊密的團結不怕艱難險阻就一定能夠贏得這場和時間賽跑和太陽戰鬥的勝利。關於我們進行食物節約的計劃和今年耕地開發的行動方案,還是有魯田青署長來給大家解讀,謝謝大家。”王新陽話音一落,全場想起了熱烈掌聲。在媒體記者們的掌聲中魯田青再次走上主席臺,開始他的演講。
“女士們、先生們,為了開發更多的耕地來增加糧食産量,現在各國的很多地質和農業專家已經冒著嚴寒出發了,他們主要的調查區域就是,以前由於氣溫過高蒸發量過大,無法進行糧食生産的沙漠地區,他們會細致的對每一塊區域進行詳細的勘探,他們將會在一個月之內完成對全世界範圍內可利用開發為耕地區域的考察,制定出各區域的開發計劃。屆時到了3月份下旬,我們就會根據開發計劃組織大型機械開發隊,分割槽、分批的進入這些地域,迅速的將這些區域開發為耕地。按照科研團隊的預估,這些新開發出來的耕地,可以為我們增加至少30的糧食産量,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去努力,今年的全球的糧食生産雖然會下降,但也不會下降的特別厲害。加上我們全球的而糧食儲備,還是可以保證未來的糧食供應的。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我們現在全球的食物儲備是比較豐富,加上我們不斷努力獲得糧食産量,可以保證我們衣食無憂,但這糟糕的鬼天氣誰都不知道它什麼時候結束。未來我們糧食生産是否還能做到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衣食無憂,所以為了我們的食物儲備可以堅持更長,更久的時間。為我們進行這場與太陽的戰鬥提供更多時間,更大的獲勝機率。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在全世界進行食物的定量供應。”魯田青的話說到這裡,全場的媒體記者紛紛投來了略顯緊張的目光,限量供應食品究竟是什麼情況啊,節約大家都會去做啊,而且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在努力的進行。
“提到食物進行定量供應,大家肯定會有所緊張,但是請大家不比緊張,定量供應並不是限量供應,我們會根據全世界所有人民的需求情況制定詳細的供應計劃,保證大家可以吃得飽,吃得好,營養也會非常均衡,其實大家應該感到高興,我們這是要為大家每一個人量身定一分健康食譜,免費進行定製,大家都是沾了很大便宜嘞。”魯田青適時的開了個小玩笑,來緩解現場出現的低沉情緒。
“女士們、先生們,中國有句古話叫“民以食為天”,這個食物定量供應的決定是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最高的領導人,人民的最強的代表者,經過極其嚴肅的會議研究制定的,主要的目的還是要加強食品的節約,雖然大家一直都在非常努力的厲行節約,但是由於管理不善等很多的因素還是造成了很多食物的浪費,為了能夠把節約行動做到最大效率,盡量的減少或者杜絕浪費,才推出全球食物定量供應行動,希望大家不要緊張。我們不是沒吃的了,我們只是要減少食物的浪費而已。在這次的危機面前,希望全世界所有的人民努力,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加強節約減少浪費,只要我們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相信我們一定可以戰勝太陽,重新奪回屬於我們的溫暖。”魯田青的發言結束,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他們用熱烈的掌聲回應著聯合國糧食署的倡議。
與此同時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也透過直播,觀看著這場新聞發布會,對於聯合國糧食署提出的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宗旨,對於食物定量供應計劃紛紛表示支援。
“哇歐,聽起來這個訊息不是很好,但是為了全人類的未來,我舉雙手支援,我不僅僅要支援,爭取在定量的食物裡面在節約一部分,少吃一點,畢竟300多斤的重量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正好趁機減減肥,嘿嘿。”我是飛翔的大象。
“啊哦,聽說要定量供應食品了,也就是說我不能像以前一樣,擁有一大堆零食了,媽媽說從今天開始,就要首先給我的巧克力進行定量,唉我是多麼喜歡吃巧克力啊!媽媽說現在不省著點,長大了就沒得吃了,為了長大了還能有巧克力吃,我就忍耐忍耐吧。”我是採蜜蜂的小花朵。
“這真是一個好訊息,我一直想要減肥,卻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這下好了,終於可以減肥了。”我是太陽仙子
全世界人民相互的支援和鼓勵在網路上急速的傳播著,沒有出現什麼恐慌和不滿的情緒,所有人的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團結、團結,只有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才能戰勝太陽,才能擁有未來。
為了盡快的將全球各地的食物儲備量進行詳細的統計,世界各地、各國紛紛組織了調查人員對全世界各地的糧庫、冷庫的食物儲備進行細致的統計。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食物儲備的詳細資料便出來了,現在全球的糧食儲備為69億噸,肉、魚類儲備為3.7億噸,足以支撐人類消耗兩年多的時間。
與此同時,地質勘測隊和農業專家組成的一個有一個的調查小組,深入全世界各地的沙漠、荒山、戈壁進行地質探查,對是否可以轉變為耕地進行糧食生産進行論證和研究。
來自澳大利亞的地質學家:尼古拉斯.哈恩作為隊長,也帶領著一批地質學家和農業專家來到了位於中國西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維語:?????????????????)位於新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心,是中國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時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公裡,南北寬約400公裡,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暖溫帶幹旱沙漠,正常年份酷暑最高溫度達67.2c,晝夜溫差達40c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過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發量高達25003400毫米。在這裡,金字塔形的沙丘屹立於平原以上300米。沙漠裡沙丘綿延,受風的影響,沙丘時常移動。沙漠裡有少量的植物,其根系異常發達,超過地上部分的幾十倍乃至上百倍,以便汲取地下的水分。
在此之前的分析中,氣候專家們一致認為,由於光照的減少,溫度的降低塔克拉瑪幹沙漠今年夏季的降水量會達到200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僅僅會有10001300毫米。按照這樣的預估,塔克拉瑪幹沙漠今年的溫度和濕度完全可以在這個夏季完成一季的糧食生産,塔克拉瑪幹沙漠沒有堅硬的岩石要進行整平非常的容易,只要大型的機械開進來,很快就可以把以前的萬裡荒漠變成萬頃良田,33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如果能夠全部開發為耕地,那將會增加4億多畝耕地,至少可以生産4億多噸的糧食。
哈恩所帶領的隊伍的任務是對整個沙漠進行全面的地質考察,瞭解沙漠地下水的分佈情況,以及在這個嚴冬裡,飄飄的大雪究竟為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地表儲存了多少水。在他們來到沙漠的時候,這裡的最高氣溫剛剛升到零上78攝氏度,最低氣溫還有零下十幾攝氏度。冬天的降雪還沒有完全融化,積雪最厚的地方,雪層還有20多公分。那些已經完成積雪融化的沙丘上,地表也是濕潤的,不像以往年份的時候,不管春夏秋冬永遠是風起黃沙彌漫,看不到一點有濕氣的地面。
來到沙漠的邊緣在哈恩按照事前做好的工作方案,為每一個分隊確定需要進行測繪和鑽探的區域。各小隊領受任務之後,迅速的出擊向著所負責的區域進發開展測繪和鑽探工作。分配完任務,哈恩自己和第一分隊一起行動,他們分隊今天的任務是對塔克拉瑪幹沙漠外圍長寬各20公裡的範圍內的區域進行地表積雪量測繪,地形測繪,並每隔1公裡進行一次鑽探確定地下水的深度,並且要收集土壤樣本,分析土壤中各種微量元素的含量,據此最終確定是否可以開發為耕地,如果可以開發為耕地,適合種植什麼作物等等。
“嗨,隊長你看,我們的檢測分析結果出來了,這裡的土壤組成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非常適合小麥的種植。”進行土壤測試的工作人員說道。
“是嗎,我來看一下。哇,這微量元素的含量果然很驚人啊!究竟是什麼原因創造出了這麼肥沃的土壤啊!”哈恩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隊長,據我們的分析認為,由於塔克拉瑪幹沙漠長久以來的幹旱,受到陽光照射的時間又長,一會以來幾乎沒有植物的生長,微量元素只是在土壤中不斷的生成,而沒有被消耗,進而使沙漠地帶的土壤變得異常的肥沃。”工作人員解釋到。
“好,太好了,按照這種分析的情況,只要能夠保證足夠的水分,那麼這一篇廣袤的區域,一定可以開發成肥沃的萬頃良田啊!這真是一個好訊息。”哈恩興奮的說道。
“是啊,按照現在的土壤濕度,是完全可以開發為耕地的,只是由於長久的幹旱,地下水的深度非常深,如果沒有足夠的降水來支撐,小麥很難完成正常的生長和成熟。”工作人員說到。
“現在我們對地下水的探查結果怎麼樣了。”哈恩問道。
“隊長,現在我們已經對三十幾個點進行了鑽探,第一層地下水的深度平均為13米左右,最淺的地下水層為9米,最深的位置有接近20米。這一層的地下水的鹽堿度非常高,不適合為弄作為作為灌溉水。第二層的地下水位於地表以下130米左右的深度,這一水層的地下水接近飲用淡水的級別,完全可以開發利用為農作物的灌溉用水。”勘探分隊彙報著工作。
“奧,是嗎,130米的深度對我們來說,不算什麼難點,關鍵是這一層的地下水的儲量怎麼樣,是否能夠完全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哈恩繼續問道。
“按照現在初步的勘測來分析,這層地下水不能完全滿足農業灌溉的需要,必須引進其他河流的灌溉用水進入塔克拉瑪幹沙漠才能保證農作物的生長需求。”
“那好,大家繼續努力,爭取早日把整個沙漠的土壤組成,地形、以及地下水的分佈情況瞭解詳細,以便確定下一步的開發計劃。”哈恩說道。
就在哈恩帶著勘測隊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艱辛的勘測時,處於世界各地的沙漠、荒山也都進駐了勘測分隊,近一個月的時間,全世界各地荒漠、荒山的勘測工作在緊張、快速實施中終於告一段落,各勘測隊把最新的資料資料傳回了所在地區的耕地開發委員會。經過一系列的研討,確定了對每一塊區域的開發方案,各種大型的機械迎著已經不在刺骨的風,分頭進入各個區域進行土地整平,渠道開挖,機井開鑽等一系列工作,為盡快把這些以前幾乎寸草不生的荒漠開發成良田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努力。
位於中國西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的開發,經過中國耕地開發委員會的研討論證,也制定出了詳細的開發方案。
為了能夠盡快的在需要開發的地域內,建立足夠的供水系統,數十萬輛大型車輛進入塔克拉瑪幹沙漠,那場景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波瀾壯闊啊,按照水利工程設計的方案,分割槽域的渠道開挖風風火火的展開了,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奮戰,塔克拉瑪幹沙漠的水利系統已經形成,整個水利系統連線了沙漠四周的葉爾羌河、塔裡木河、和田河和車爾臣河等眾多的小的支線幹流。
由於塔裡木盆地是一個內流水系盆地,從周圍山脈而來的全部徑流都聚集在盆地自身之中,為河流和地下水層供水。沙漠下面的地下水多半有持續不斷的水道,從西面流向東部的羅布泊。以前正常的年份,昆侖山水系河流只能滲透到沙漠中100~200公裡,逐漸在沙漠中幹涸。只有和田河能夠穿越沙漠腹地,在夏季偶而可將水流注入塔裡木河。而由於低溫的作用,蒸發量的降低,隨著氣溫回升,冰雪融化山水下流,這些河流的水日漸顯得充沛起來,透過縱橫交錯的水利工程渠道,傳到了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角角落落,為已經整平的土地提供了足夠的灌溉用水,隨著工程的繼續,原來一望無際的黃沙變成了充滿希望的肥沃土地,近4億畝的耕地被開墾出來,塔克拉瑪幹沙漠被開發成了萬頃良田,希望的種子已經播種了下去,就等待著秋天收獲累累的果實了。
與此同時在世界各地開展的耕地大開發工程也都順利的完成了開墾工作,在這次土地大開發中全球總共開發出了30多億畝的耕地,預計可以完成20億噸的糧食生産,有效的彌補了因為太陽活動放緩低溫蔓延造成的耕地減少,為全世界人民團結一致同太陽的戰鬥增加了一分勝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