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寒風還在繼續的刮,肆虐的寒流依然侵襲著地球上的角角落落,“先鋒號”已經出發快九天了,它馬上就要到達預定的太空空域了,就在前幾天的“先鋒號”傳回的資料顯示,“先鋒號”所處的空域溫度正在逐步的上升,雖然太陽的活動異常導致太陽釋放的光和熱比平時減少了很多,造成很多距離太陽比較遙遠的星球都處在嚴寒的包圍之下,但是在靠近太陽的空域,那種極度的高溫還是高達數千攝氏度,要不是“先鋒號”的製冷系統比較給力,恐怕早就燒成氣體了。
2077年12月25日,上午8時35分,地球控制中心接收到了“先鋒號”與8分鐘之前傳回的資訊,以今為止光速依然是宇宙中的第一速度,1億5000多萬公裡的路程,就算光也要跑八分多鐘。“先鋒號”現在所處的位置,發射的傳輸訊號需要8分多鐘才能抵達地球的指揮部。
終於看到了近距離的太陽影象了,雖然拍攝這些影象的“先鋒號”距離太陽本體還有200多萬公裡的路程,但是相對於在1億5000多萬公裡之外進行觀測,這個距離應該是非常非常的近了。
這時“先鋒號”實時傳回的資訊顯示,現在衛星所處的空域的溫度是設施5900度,距離它200公裡的日冕層的溫度劃分出了很多的區域,有的區域近100萬攝氏度,有的區域十幾萬攝氏度,有的區域只有6000攝氏度,6000攝氏度的區域最少只有5左右,大部分的區域溫度都在十幾萬攝氏度左右,100萬攝氏度的區域也只佔大約20左右。
隨著“先鋒號”傳回了近距離拍攝的太陽影象和監測資料,國際應對太陽異常聯合指揮部在官網上發布了這一訊息,告訴全世界的人民,“先鋒號”太陽監測衛星已經飛到了太陽的附近,我們對太陽的近距離檢測開始了,人類對抗太陽活動異常的戰鬥已經打響。
當“先鋒號”拍攝的太陽照片出現在網路上的時候,全球的人民都為之驚嘆不已,真是太壯觀了,太科幻了,太逆天了,那持續不斷發生的劇烈爆炸沖擊著人們的心靈,這就是太陽啊,這就是幾十億年以來一直給地球提供光和熱的太陽啊!這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光和熱的來源地,就是因為它現在的異常導致了我們身處嚴寒的包圍之中,雖然現在它依然在不斷的發生著強烈的聚變,持續不斷的發著光散著熱,但是現在它的光和熱幾乎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生存的需要了,真希望它能爆炸的更激烈一些,多給我們送點光和熱。
“哇歐,這就是太陽啊,真是太美了,真是太壯觀了,它什麼時候能恢複正常啊,它一定很熱很熱,但是我好冷啊!”全世界的人民都發出了感嘆。
“先鋒號”不斷的監控著太陽的活動情況,實時的探測著日冕層的溫度變化,以及溫度區域的分佈情況,3天的時間,根據衛星監測資料顯示,太陽日冕層的溫度區域雖然一直都在不斷的變化,但是相對來說個溫度的區域所佔的比例是相對穩定的,日冕層隨著太陽的自傳也在不停的轉動著,由於這種轉動帶來的影響,每個溫度區域的的位置就像地球上的風和水一樣,也在不停的移動。要想透過日冕層進入太陽的軌道,就必須在著不斷移動的溫度區域中找到非常精確時間視窗位置,計算出一條相對穩定的通道,否則想要穿過日冕層是根本不可能的。值得慶幸的是,由於日冕層的區域非常的廣闊,雖然這些溫度區域的位置在不停的變換,但在這廣闊的太空空域之內,溫度區域的移動速度,不會造成其所處位置瞬息萬變,只要保持和太陽自轉相當的速度,就可以獲得相對穩定的穿越日冕層的通道。
“王伯伯,就目前我們對日冕層的瞭解來看,可以啟動衛星開始對日冕層進行穿越試驗了。”海濤說道
“對,我同意劉隊長的意見,衛星的正常執行時間也僅僅剩下一天了,就算不進行穿越試驗,在未來的20小時左右之後,“先鋒號”也會燒毀。”史密斯表達著他的觀點
“大家來看,現在日冕層的溫度區域位置的移動,雖然相對來說不是很快,但是“先鋒號”想要穿越200萬公裡左右的日冕層,所需的時間大約是2小時45分鐘左右,而我們現在探測出的多條可以嘗試穿越日冕層的通道,寬度大約都在500公裡左右,而在這一空域內,由於距離太陽比較遠,無法保持與太陽的同軌,必須依靠衛星的自我調節,才能跟上太陽的自傳速度,也就是說在穿越日冕層的時候,我們必須保證衛星橫向移動保持與太陽自轉速度相當,而在縱向移動的時候還要不停的根據溫度與的移動情況,適當調整橫向移動的速度,才能避免那不斷移動的高溫帶吞噬衛星,500公裡的寬度,高溫帶在保持太陽自轉速度的情況,僅僅只需要30分鐘就會完成。這就需要我們的計算必須十分的精確才行。進行一次日冕層穿越試驗非常容易,完成不了穿越,還可以再次進行,但現在的問題是,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我們必須做到精確再去精確才能進行。”來自英國的太陽學家:米歇爾.凱恩說道。
“對,米歇爾考慮的比較全面,太陽探測衛星“先鋒號”穿越日冕層所需的時間是2小時45分左右,現在距離“先鋒號”的正常工作壽命還有20小時左右,羽靈、佳慧子你們的兩個主持的分析計算團隊,再進行一次資料分析和航線確定,12小時之後把最終確定的航線傳送給“先鋒號”開始進行日冕層穿越試驗。”王新陽分配著工作
“好的,王總指揮,我們一定盡全力的完成計算工作,做到相對的精確和準確。”羽靈回答道,畢竟在那1億5000萬公裡之外的遙遠的太陽周圍,誰都無法做出絕對的精確和準確,況且那即將供“先鋒號”穿越使用的航線並不是固定的,而是隨時都處在移動之中。就像摩托車手駕駛著一輛摩托車在很多飛馳的高鐵列車頂上行進,還要不斷的在每輛飛馳的高鐵之間不停的跳來跳去,難度可想而知。
“孫總工,你們那邊我們接下來要用的衛星準備比好了沒有,對太陽的近距離探測工作是不能間斷的,穿越日冕層的試驗也要不斷的進行,只有穿過了日冕層,我們才能找到最終的解決方案。”
“王指揮,衛星總裝工作一直在加速進行,已經完成了2顆衛星的組裝,隨時可以發射,後續的衛星也在組裝之中。接下來我們可以保證每3天完成一臺衛星的組裝工作。不會給整個專案拖後腿的。”孫海峰迴答道
“好,這我就放心多了。森,那個製冷裝置的開發進行到什麼程度了。”
“這個工作正在按照預期進行,估計最多3個月我們的就可以研製成強大的製冷裝置,將衛星的抵禦高溫的能力提升到9000攝氏度,時間延長至5天。10個月之後我們的研製成果就可以把衛星抵禦高溫的能力提升到1.3萬攝氏度,時間延長至6天。”來自自印度的化學專家:拉瑪努賈姆.森回答道。
“海濤,新材料研製部門的新材料研製工作開展到什麼程度了。”
“新材料的研製工作沒有太大的進展,因為我們手頭現在掌握的各種資源幾乎已經進行最大潛能的開發,但是現在專案研製團隊想到了一個最新的思路,設計一種新型的複合材料,根據預測新型的複合材料的導熱性會大大降低,強度和抗高溫能力也會大幅的提升,他們的思路就是在製造飛船的複合材料中加入,我們現在已經可以製造的核同位素,“鐶”和“鈫”這兩種核元素,因為這兩個核元素,雖然是強大的核同位素,擁有極強的能量,但是這些能量只要不被激發産生聚變,就會形成一面強大的能量強,阻擋高溫和高寒的滲透。現在專案組已經在進行計算機模擬試驗,計算可以可以加入的“鐶”和“鈫”的量,以及新材料的構成公式,因為需要加入核元素,所以模擬實驗的時間會長一點。估計最快可以在4個月之後進行實物研製,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可以在半年之後完成新材料的各項測試,投入實際的運用之中。”海濤回答道
“那據你們的預測,新材料的究竟能達到多高效果呢?”王新陽繼續問道
“這個現在還不能下定論,據樂觀估計,新材料製造的飛行器重量上會比現在輕20,強度會增加1.9倍,導熱效能大大降低,可以在1.6萬攝氏度的高溫中保持不變形,這只是我們現在樂觀的估計,具體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還要看新材料最終完成研製之後的各項測試來確定。”史密斯回答道。
“奧,不過這也是也非常好的訊息,如果真的能夠達到預期的強度和效果,那對我們下一步進行的探測和實驗工作能夠取得成功,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你們各個部門加緊研製工作。佩雷林、米歇爾你們根據現在掌握的資訊和資料,加深對太陽活動異常的分析,希望我們能夠盡早的知道太陽為什麼會發生異常的根本原因。請大家一起努力吧!”王新陽激勵著大家
“是,總指揮放心我們一定會盡全力去做的。”大家異口同聲的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