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濤的飛機成功的完成了首飛,得到了鄰居們的特列祝賀,很多鄰居更是把濤濤造的這架還沒有安裝外殼的飛機試飛的影片和圖片發到了網上。於是在幾天之內一則《天才少年製造飛機成功首飛》的影片在網路上進行瘋傳,國內外的點選率瞬間飆升到數億次。濤濤一下子從一個打遍小區夥伴無敵手的區域名人,一下子變成了世界名人,天才少年。
而濤濤設計的飛機也受到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因為在一個專業的飛機設計師思維之中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設計出這樣一個造型的飛機。而且這個影片上看起來還只是一個裝滿零件的鐵架子的飛機,不僅僅能夠垂直起飛,而且能夠在空中隨意的向著各個不同的方向進行機動,而這樣一個看起來不是很漂亮,但功能卻十分強大的飛行器,卻是出自一個名叫劉海濤的十幾歲的少年之手,它真的是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之手嗎?這段影片是真的嗎?如果真的有著這架飛機,而且是出自一個少年之手,那就要盡快的找到這個少年,因為這款飛機的設計理念看起來有點逆天啊!要是被國外的某些公司率先找到劉海濤,將飛機的設計理念買斷,那對於國家來說可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航空航天研究所的專家王新陽立即按照從各方面蒐集來的小濤濤資料資訊確定了濤濤的學校和住址,並決定立即驅車去濤濤的家找到這個天才少年。而此時的濤濤正在學校上課,還不知道他製造飛機的事情已經收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他腦子裡所想的就是,下午放了學回家得趕緊給飛機安裝外殼,因為只是一個框架結構的飛機看起來實在是太醜了。
王新陽帶著兩名隨從人員來到濤濤的家,bj市某小區的24棟16樓b座,按響了門鈴。
恰好這一天劉立剛因為有點感冒在家休息沒有出車。劉立剛開啟房門看到幾個陌生人之後有點詫異,但從表面看起來,這幾個人穿著比較正式,西裝革履的帶著公文包。劉立剛心想,這是幹啥的,是不是物業管理處的,物業管理處難道來了新人了。正在劉立剛胡思亂想的時候,王新陽首先開口了。
“您好,你就是劉海濤的父親劉立剛吧。”
“是是是,請先進屋吧。”劉立剛一邊請幾個人進屋,一邊在琢磨著,怎麼地,是不是濤濤又在學校惹事了,學校都派人找到家裡來了。“您好,你是濤濤學校的老師吧。”
“呵呵,我們不是劉海濤學校的老師,我叫王新陽,是航空航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這兩位是我的同事,冒昧的來打擾您,首先向您表示歉意。”
“奧,是研究所的同志啊,您好,您快請坐,您們兩位也請坐,我給您們泡幾杯茶。”劉立剛邊說著,邊那茶杯給幾位客人倒茶。
“劉先生,您不用這麼客氣,不用倒茶,我們這次是根據研究所的工作安排,專門來見您的兒子劉海濤的。”王新陽表明了來的意圖。
“不是客氣,家裡來客人,哪有不泡杯茶的。呵呵”劉立剛邊說著,邊把熱茶一杯一杯的放到各位客人的面前。“普通百姓,也沒什麼好茶,各位勉強喝喝吧。”
“謝謝,您看您真是客氣。”王新陽向劉立剛表示感謝。
“那王先生,請問您找我的兒子濤濤有什麼事情嗎?”劉立剛思考著問道。畢竟航空航天研究所那可是國家的重要機構,如今航空航天研究所的人來到家裡找兒子,劉立剛還真想不出來到底是為什麼,難道是因為兒子造的飛機進行試飛的事情嗎?這也沒有違反規定啊,也就升空了十幾米,試了試而已。至於下一步,濤濤想全部完成外殼安裝之後要進行更大高度、更遠距離的試飛的時候,自己肯定會向當地的管控部門進行提前彙報和申請的。
“是這樣的劉先生,近幾天呢網上出現了一段非常火,關注度非常高的影片,這您知道吧!”
“這我知道,要說非常火的影片,就是我們家的濤濤造的那個飛機試飛的影片了。”劉立剛自豪神情溢於言表“那是鄰居李大爺拍的,他還給傳到網上去了,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看,還說濤濤是天才少年,我們濤濤啊,自己看的時候都不好意思,還跟我和他媽說,自己什麼時候變成天才少年了。”
“也就是說,這段影片確實是真的,您的兒子劉海濤確實製造了這樣一架飛機。”
“是是是,確實是孩子造的,不過我一直都在幫孩子做,濤濤還小還不怎麼懂事,就是會瞎折騰,要是有什麼不妥的情況,您找我就行,我來負責。”劉立剛邊回答著王新陽邊在思索著,真的是這架飛機惹禍了,不過也沒有哪條法律規定,不能自己造飛機啊!
“呵呵,劉先生您誤會了,我們今天來的目的,不是說劉海濤製造飛機違反了規定,您也無需負什麼責任,只是作為一個這方面的專業人員,我們對劉海濤設計的飛機特別感興趣,這架飛機現在在哪裡,您能帶我們看一下嗎?”王新陽向劉立剛提出了請求。
“奧,不違規就好,飛機就在車庫裡呢,走我帶你們幾位下去看看。”劉立剛邊說著,便起身帶著王新陽等人下樓來到自己的車庫。
劉立剛開啟車庫門之後,車庫裡所有一切都盡收眼底了,劉立剛的車緊靠車庫的一側停放著,車庫的右側放著一架安裝了部分外殼的飛機和製造飛機的工具、裝置和材料。
“這就是濤濤做的飛機,這不才安裝了幾個位置外殼,要全部安裝完成估計還得幾個星期,現在看起來還是很醜的。”劉立剛向王新陽等人介紹著。
“奧,這就是劉海濤設計的飛機啊,來來來,小孫、小夏,我們來看看。”說著,王新陽和兩個隨同人員進到車庫,仔細的觀查濤濤設計的飛機。
王新陽等人被眼前這架飛機震驚了,一時之間他們無法想象這樣一架飛機居然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設計製造的,這理念也太超前了,先看的它的外形,居然沒有機翼也沒有機尾,前後對稱的一個梭形外觀,再看飛機為飛機提供升力的螺旋槳,居然有12個之多,而且就左邊那一個已經安裝了外殼的螺旋槳來看,螺旋槳隱藏在了飛機的機殼內部,而且安裝有防護網,而且這些螺旋槳居然可以360度進行全方位旋轉,也就是說起飛之後,這架飛機真的可以像影片中一樣的做任何方向的機動,而且當所有的螺旋槳一致向後的時候,螺旋槳所産生的動力,將可以推動飛機以最大的速度前進。飛機的中間還安裝了飛行員座椅,難道劉海濤是準備要讓人駕駛這架飛機進行飛行嗎。
就現在飛機的框架輪廓來看,飛機的外殼全部安裝完成之後,應該是一個兩端扁平,中間逐步隆起的流線型外形,氣流經過飛機表面的時候,不管是向前還是向後都會為飛機提供足夠的壓強,真是太逆天、太科幻了,一個專業的飛機設計師絕對不不會這樣來設計一架飛機。也許正是因為,他的設計者濤濤是一個少年,沒有飛機設計和製造方面的專業知識,所以才敢憑空想象,想設計成什麼樣就設計成什麼樣,想做成什麼樣就做成什麼樣,而在他的思維空間裡究竟還有多少這樣稀奇古怪的想法呢。王新陽不敢斷定,但他可以斷定,只要給予給多的培養和教育,將來劉海濤這個孩子必然成為,航空航天行業的奇才,成為一代宗師。就在這一刻,王新陽決定,他要把劉海濤帶到能接觸和學習到更多知識學校去。
“乖乖,不得了,這是劉海濤自己一個人設計的嗎,有圖紙嗎。”王新陽問道。
“有圖紙,在這個箱子裡。”說完劉立剛開啟一個工具箱,拿出了裡面的一大摞圖紙,遞給了王新陽。
王新陽拿過圖紙逐張的仔細翻閱著,圖紙畫得雖然不是特別標準,但是圖紙對應每一個部位的資料標註卻十分的清晰,對於每一個螺旋槳的升力資料,每一個不同位置的螺旋槳在空中進行旋轉調整動力方向的間隔時間,飛機的最大升空高度的標註竟然達到了2000米,最大飛行速度居然標註了600千米小時,電池的續航時間為5個小時,而最大的亮點是飛機的彈射座椅和那個緩降球,尤其是那個緩降球,根據濤濤標註的資料,這個緩降球相對於現在各國使用的降落傘而言,應該是強大了n多倍,如果採用緩降球,就不會出現空降兵在訓練中傘繩纏繞的情況,而且這個環境球,即使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也一樣可以使用,平穩著地而不受傷,就在寒冷的天氣中算降落大海上也不會遇到危險,這個球體有3米的直徑,完全可以託著人員在海面上漂浮,人員不會受到冰冷海水侵害,也便於搜救人員及時的找到落水者進行救援。
如果,濤濤所標註的這些資料真的能夠達到的話,這架飛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定義為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而不只是一個小孩子瞎鼓搗,鬧著玩的玩具,這架飛機使用的氣動外形以及它的流線型的設計,各部位的尺寸搭配設計可以說達到了發揮飛機動力的巔峰狀態。
“這圖紙是劉海濤一個人畫得嗎?”王新陽問劉立剛。
“恩,都是孩子一個人畫得,我也不懂這個東西,都是他自己鼓搗的,這一摞圖紙,濤濤花了半年多呢。”
“難以置信,劉海濤今年才13歲,居然能夠一個人畫出這樣的圖紙,小孫、小夏,這真是太讓我吃驚了。”
“是啊,王總工,這樣的圖紙就算專業的人員估計也畫不出來。”小孫說道。
“不是估計畫不出來,是真的畫不出來,這個理念有點超前啊,我們的很多同志都是被專業知識阻礙了思維,所以設計不出這樣的圖紙。”王新陽感嘆道。
“王先生,你是說,濤濤畫得這圖紙還不錯啊!沒想到濤濤瞎鼓搗,居然還鼓搗出好東西了,呵呵。”劉立剛開心的說道。
“哦,何止是不錯,簡直是太好了,劉海濤的這個設計已經超出了現在飛機設計的格式化思維,這個設計一定要保密,不能外洩。”
“啊,有這麼好嗎,不過是孩子亂想出來的,您說的這麼嚴重。”劉立剛驚訝的說道。
“誒,這可不是開玩笑,要是劉先生您不反對的話,我們想把劉海濤設計的圖紙和飛機換一個位置,您看好不好,當然這還得經過,劉海濤本人的同意。”
“可以,我倒是沒啥意見,不過孩子要是看自己的圖紙和飛機被沒收了,濤濤會傷心的,不過為了國家的需要,也沒啥。我能做得了主,不用在經過濤濤了。”劉立剛說道。
“不不不,劉先生您誤會了,我的意思不是要沒收劉海濤的圖紙和飛機,而是為了安全起見換一個地方,還是由劉海濤自己來製造,當然我們會安排幾個人幫助劉海濤,而飛機的原設計不會有任何改變,完全按照劉海濤的最初設計,以及劉海濤的改進思維進行,我們不會給劉海濤任何的壓力。”王新陽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