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秘書笑了笑,謙虛的說道:“不是我聰明,而是楊老師講得非常名白,深入淺出。”
楊興國可沒有繼續與何秘書扯淡恭維的心思,他現在的主要心思是要把環評制度說清楚:“我接下來的制度就是排汙收費制度。”
“這個是不是就要找企業收錢了?”何秘書問道,其實他有點兒不太吃得準,因為找企業收錢畢竟不好收。
“沒錯,就是找企業收錢。”楊興國肯定的回答道。“大家可以想一想,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產生汙染。
可是這個環境是大家的,大家共同生活在一片藍天下邊,同飲一江水。
憑啥你製造汙染了我就得承受著?這對於那些沒有造成汙染的企業來說是不公平的。
而且政府如果想要對汙染採取管理與整改,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的。
試問一下,這些錢從哪裡來的?
所以這個制度的出發點跟誰汙染誰治理一樣,你不單單要把自己企業內的汙染給自己治理好了了,在排放的時候還要再交錢,因為工業汙染你在怎麼處理也僅僅只是達到排放標準而已。
舉個例子,純淨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是經過工業汙染處理之後的水是不能喝的,它只是能夠排放到大自然當中,大自然有能力分解它而已。”
楊興國一口氣說了一大通,也不管大家理不理解,不過他相信自己說的這麼直白,在這裡的人應該都能理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果不其然,剛才還有一些教授想這不是增加企業負擔嗎?可是等到楊興國說完之後,他們也覺得楊興國說的很有理。
藍天是大家共同的,大家有義務去守護那一片藍天。因此誰要是主動製造汙染,那就要把汙染治理的費用給交了,這個道理沒毛病。
“精彩,實在是太精彩了,我相信領導看到這份制度的話,一定會大力推行立法。”何秘書放下手中的筆,對著楊興國鼓起了掌來。
其他教授也跟著鼓起了掌,雖然楊興國很年輕,但是現在他們一點也不敢小瞧他,而是將他當作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學術大拿。
暫且不論,人家在哈佛商業論壇發表了好多文章,而且標準還被國際標準化組織全盤採用。就說說眼前的這份環境立法的思路,以及引申出來的環境管理制度,就大大的出乎大家所料,似乎楊興國與他們是處於兩種不同的高度,這就讓人非常敬佩了。
至於之前,穆教授與楊興國二人所起的衝突,大家都拋在腦後了,他們這群人就是學術研究者,一遇到好的學術話題就什麼都放下了。
可是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有如此的心思,至少慕教授他本人不是這樣子想的。他感覺楊興國現在表現得越是優秀,對他來說越是打臉,他感覺自己的臉上都是紅彤彤的,一片火辣辣,用非常哀怨的眼神看著楊興國的在表演,似乎在投射出仇恨的眼光。
喜歡神級諮詢師請大家收藏:()神級諮詢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