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重生靈魂疊加的緣故,他現在的記憶力真的是超級好,居然差不多可以過目不忘,如果真要說實際情況,那就是一遍不行,兩遍就是,很少需要第三遍的。
……分割線……
這幾天前往各個部門辦事的民眾們發現,原本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各位官看爺們居然乖乖的、正襟危坐的坐在視窗後邊。
對於他們的諮詢,也是非常詳細的進行說明,不再像以前一樣牛鼻朝天。
細心的民眾發現,大廳裡擺放著印刷精美的小冊子,翻開一看,才知道這叫做辦事指南。
只要你找到了自己想要辦的事情對應的辦事指南,上面都寫得清清楚楚。這事申報條件是什麼,什麼人或企業可以申報,需要什麼材料,需要多長時間,在哪個視窗辦理,後邊還有溫馨提醒告知業主不要犯一些常見的錯誤,應有盡有,讓群眾眼睛一亮。
有了這指南,以後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事情怎麼辦了,於是一些有遠見的企業辦事人員乾脆興起了拿一套回家備著的想法。
有人帶頭,自然有人跟風,其他企業的人一看,一拍大腿:“對啊,拿回來作為檔案,省得需要時抓瞎!”
也不怪他們,這個時候沒有電腦,沒有網際網路,這些紙質的辦事指南就是大家眼中的寶貝。
所以,在辦事指南被發現了之後,各個部門發現,他們擺上去的幾百份指南居然在一天之內被搶光了。
各個部門領導對這個現象哭笑不得,之前被強制梳理辦事指南的氣兒也消了。
現象說明,民眾真的對這方面有著相當大的需求。想起他們入職時宣的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倒也感慨萬千起來。
於是,市政府印刷廠訂單爆滿,趕緊外發給其他合作印刷廠,一時之間整個泉州範圍之內的印刷廠都是5+2,白加黑沒天沒夜的加班印刷,給個印刷廠老闆在疲憊之餘都露出了微笑。
“楊標準這回真的是辦了一件好事!”一名民眾感嘆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泉州日報上次批評了出入境視窗之後,發表了一篇以楊興國為署名的社評文章,說的就是服務標準化的事情。
這讓民眾第一次大範圍的瞭解到楊興國這個名字。
本來有些人對於報紙上說的“管理大師”嗤之以鼻,如今都紛紛豎起了大拇指點贊。
後來有人一查,發現安踏集團既然也是楊興國的,泉州市的品牌發展策略是楊興國提出來的。
乖乖,不得了……這楊興國放在過去都可以稱為金牌師爺了,如果再往國家層面靠一下,就可以稱國師了。
一時之間,楊紀檢、楊標準之名更是塵囂直上,風頭無兩。
辦事指南一出,經辦人員再也沒辦法吃拿卡要,一時之間,吏治為之一清,群眾不用再為這材料問東問西,不用再擔心被人索要各種“資訊費”,完全可以按照辦事指南安心辦事了,只要多收他們就敢拿著辦事指南找領導去。
政治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泉州市的創新舉措,立刻被其他城市聞知,各地的學習團隊蜂擁而至。
李建國作為這件事情的全程參與者,自然而然被張德江推出來接待、講解。
一時之間,楊興國、李建國的名字深入各地學習團的耳中,很多政府主官都想請楊標準給自己城市規劃一番,而這些經歷也為李建國後來的平步青雲墊下了巨大的人脈基礎。
ps建了個“三清堂”的書友群,群號:,歡迎來浪!
喜歡神級諮詢師請大家收藏:()神級諮詢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