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衷心地祝願道:“娘娘是天佑的有福人,以後兩位皇子必定會出落的十分傑出的。”
由於範雪瑤晉升貴妃之事早在她懷孕期間就在籌備,所以她剛行了貴妃冊禮,掖庭便隨之將貴妃規制應有的使喚宮女之人數補齊。
原本名義上服侍範雪瑤的侍女有二十人,司膳宮女六人,貴妃則是使喚宮女三十人,司膳宮女十二人。可封一名為掌膳,由使喚女子晉升為有品級的女官。身份與普通宮女不同了。
另外還有四個內侍管事,這是妃位以下的嬪禦所沒有的。宮裡除了皇帝之外,只有太後、皇後與四妃有配備內侍。這可以稱得上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另外還有三哥兒的二十四個侍女也被分配完畢。
一時之間,披香殿熱鬧喧騰。
眼看著後面下房根本住不下了。總共兩所下房,一共六間房,從前她的二十個宮女住著尚可,如今有了三十人,一間房要住五個人,即便是大通鋪,可加上桌椅,箱櫃,實在擁擠。
這還是楚煦和三哥兒的宮女下所不在殿內,這才住得下。否則再多伺候他們倆的那四十八個侍女,就是疊著睡也住不下。
她們母子三人加起來的使喚宮女足有近八十人,內侍和膳房內宮女不算在內。每天進進出出,實在是惹人眼亂心亂。
便將兩個兒子的侍女分作三班,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上夜,輪班當差。
以前她剛進宮時只是美人,宮人少,差事分配的雜。現在人多了。為了方便管理,她便將差事細分了一下,灑掃、侍候花木、汲水等粗使活。也不再讓素娥與月嬋負責漿洗衣裳了。
原本司沐浴盥洗事的小金、小紅被撥去照料三哥兒,提了以前的粗使宮女寶奴、嬌奴補了兩人的缺。
然後把殿外不打緊的粗使差事派給新來的宮女。灑掃、汲水都有相應的宮人專門負責。
如今殿裡有三個主子,一個是調皮搗蛋的孩子,一個是還包尿布的小嬰兒,漿洗上的活不輕,範雪瑤足足安排了三個新來的小宮女做漿洗上的宮女。
差事分好,她還讓畫屏嚴格管束這些新來的宮人,把規矩立起來。
雖然不許虐打宮女,可是罰站,扣錢卻還是可行的。這個錢不是月俸,宮人的月俸是朝廷支出,不由妃嬪做主。可是如果宮人差事辦的不好,她可以在放賞時,決定給不給,給的話又要給多少賞錢與那宮人。
班表一施行,眼前頓時清淨許多。那些小宮女見殿中規矩這樣嚴謹,便都規行矩步,老老實實地當差做事。
天色微明,朝霞綺麗。侍女近前叫起,範雪瑤起了身,睡眼朦朧地洗漱了一遍。素娥服侍她梳起堆雲髻,圍了珍珠發箍,簪上兩朵鬢邊金花翠,耳上掛了一對蘭花蓓蕾銀珍珠耳墜兒。此外別無他飾。
“娘子先用點吃食罷?”畫屏替她抿了抿後面髻腳的發絲,輕聲詢問。
範雪瑤點點頭,於是衣服也不穿了,讓畫屏將衣架上掛著的披風取來,直接穿在中衣外面,畫屏給她扣上金蜂趕蝶鈕扣兒。
“桌子擺在何處?”
範雪瑤伸了個腰,她仍有些懶懶的,沒什麼精神,不欲吃點東西而過多麻煩了:“就在這兒擺著罷,昨夜下了場雨,天氣驟涼,太後娘娘怕是不大精神。我快快地吃一些,早些時辰去太後娘娘的宮裡,也好侍奉湯藥。”
畫屏聽了,便與出去膳房叫傳膳了。不一會兒就有內膳房的宮女們提了食盒過來,畫屏、巧巧、珠珠幾人抬了小桌兒過來,叫範雪瑤坐在繡墩兒上吃。
一小碗的南瓜粟米粥,一碟兒素炒什錦菜,一碟兒嫩嫩的胭脂醉蘿蔔、一碟兒三個豆腐皮雞丁香蕈陷的包子、三枚五香雞蛋、三枚醃得橙黃流油的鴨蛋,都給切開了,盛在白瓷盤裡,分外誘人。
範雪瑤吃到七八分飽就放下了金箸。
轉進內室,重新洗漱了一遍,素娥替她細細上了妝。
範雪瑤把鏡照了照,妝容雖淡,卻還得體。
韋太後一貫不喜歡後宮女子打扮的過於富麗。她是吃過苦的人,有幾年,先帝對她極其刻薄,以國庫不充裕為由,減少了許多她身為皇後本該有的用度。
其實那時國庫的確不充裕,因為他大肆封賞後妃、伶人、宮人,國庫有再多錢,也不夠他這般無度的揮霍。所以錢不夠使了,就減少她的用度和月料。
她原本就被先帝冷落,那些身份卑賤的宮妃伶人又輕狂,她必須要維持身為中宮的體面與高貴,還得賄賂那些宮人管事。那幾年,雖然不至於她一個皇後作針線補貼,不過的確十分困窘。
許是當初見多了那些受到寵幸的宮妃、伶人,穿戴的服飾、用的物品都是珍貴之物,所費之資都是出自她的身上,而她卻因此得省吃儉用,才能維持正常的皇後排場。
因此,她看到後妃妝扮的一個賽一個的富麗奢華,就心中不快。只是因為這些後妃不是她那時候的後妃了,而是她兒子的女人,她不好指責,只是偶爾提點幾句,後宮女子,不可過於奢侈罷了。只是妃嬪們口中答應著,依然我行我素。
端詳了妝容,覺得淡雅得體,韋太後會喜歡的樣子。範雪瑤便起身,叫侍女們服侍著更衣。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的那個框框是神韻。沒錯,就是這個詞。這個詞哪裡不和諧了??
文中嫣然喊李蓉的稱呼,大家:在古代有多種用法。有媳婦叫婆婆喊大家的,有奴僕稱呼主子的,也是對有學識有品德的女子的一種尊稱。同時和官家一樣,也曾經是後妃臣子稱呼皇帝的叫法。這裡用的是奴僕稱呼主子的。
想用太太奶奶的,又覺得味道不太對。夫人又是誥命的稱呼,亂用是僭越。所以就用大家這個叫法。
完結的節奏響起來了,我真的還想再寫五百章……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