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半是關西種,猶有當時軋吃兒。”
被李悠這麼一引,飽讀詩書的戚繼光也忍不住放聲長歌,唱起北宋沈括所做的《凱歌》來,這是沈括在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時,抗擊西夏侵擾,收複葭蘆、米脂、浮圖、吳堡、義合等地,屢建戰功後所做。
聽到這首歌,李悠心中忽然冒起一個有趣的念頭,這首《凱歌》的作者沈括好像和戚繼光一樣怕老婆啊。
“好!”歌聲暫歇,軍營之中想起雷鳴一般的叫好聲,今日雖然無酒,但勝利的喜悅和激昂的軍歌足以讓人迷醉。
“將軍和李教頭的這兩首歌唱得好。”吳惟忠誇贊完之後咂咂舌,略有遺憾地說道,“只是這些歌兒好像說的都是北邊的事情,就沒有說倭寇的歌兒麼?”
“這恐怕要戚將軍現做一首了。”李悠笑著說道,他倒是記得許多有關日本侵略者的軍歌,可無論是“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還是“太行山上”用到此處似乎都不合適。
“好,戚某就為你們做一首。”戚繼光也是文武雙全之人,在後世他的《馬上作》、《過文登營》、《韜鈴深處》廣為傳頌,做一首軍歌對他來說並非是什麼難事,起身繞了幾個圈子,戚繼光就將軍歌拿來出來。
“戚某所做的這首歌同沈知州的一樣喚作《凱歌》,爾等且慢慢聽來。”說罷戚繼光再次高盛吟唱起來。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鬥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幹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這些為戚家軍合身而做的句子讓大營之中的所有士兵感如身受,每一句歌詞都說到了他們心底裡;所以沒花費多大工夫,戚家軍計程車兵們就將戚繼光新作的這首《凱歌》背的滾瓜爛熟,齊聲合唱起來。
是夜,皓月當空,大勝之後的戚家軍在大營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吟唱著這首讓他們血脈賁張的《凱歌》,士氣頓時為之高漲起來。
這首歌似乎比原歷史中早出現了一年啊,看來隨著我的到來歷史再次發生了微小的偏轉,可若僅僅是這點改變的話,我總是有些不甘心啊。
如今任務已經完成,似乎到了告辭的時候,可李悠卻不願意就這樣離開,他開始細細琢磨起來,臨走之前要送戚繼光一樣什麼禮物才好。